泰山
五岳岱居長,自古稱泰山。
巍然表東極,可望不可扳。
七十二代君,封建猶孱顏。
中有玉冊書,竊弄造化關。
讀之可毛羽,升仙諒非難。
五岳岱居長,自古稱泰山。
巍然表東極,可望不可扳。
七十二代君,封建猶孱顏。
中有玉冊書,竊弄造化關。
讀之可毛羽,升仙諒非難。
五岳之中泰山居首,自古以來就被稱作泰山。它巍峨地屹立在東方極遠之處,只能仰望卻難以攀登。七十二代君主在此封禪,留下的遺跡依舊險峻。山中藏著玉冊文書,仿佛能操縱自然的奧秘。讀了這些或許能羽化登仙,想來升仙也并非難事。
岱:泰山的別稱。
東極:東方極遠的地方。
扳:攀登。
封建:這里指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封禪大典。
孱顏:形容山勢高峻。
玉冊書:古代帝王封禪時所用的文書,刻在玉冊上。
造化關:自然的奧秘。
毛羽:指羽化登仙。
泰山在古代是帝王封禪之地,被視為神山。詩人可能在游覽泰山時,目睹其雄偉壯觀,聽聞諸多封禪傳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泰山神圣地位及升仙傳說的感慨。
此詩主旨圍繞泰山的地位、封禪文化及升仙傳說。突出特點是將泰山的雄偉與神秘傳說結合。在文學史上,它反映當時人們對泰山的尊崇和對神仙的向往。
青山疊疊起汀沙,幽鳥驚人噪古槎。竹葉受風樅甲刃,松膏流地蟄龜蛇。愛閒正喜逢僧話,乘興何妨到酒家。飲罷相攜磨石壁,淋漓醉墨半攲斜。一片湖光凈見沙,晚來閒上釣鳊槎。山橫平野堆寒玉,水繞孤城綰臥蛇。遙認茶煙知禁苑,忽聞機杼得人家。夕陽歸路西風急,笑倩旁人整帽斜。
越王宮,春風起。何處散芳塵,垂楊沙徑里。舞羅衣,揮鳳尾。鳴鸞簫,發貝齒。懷洞庭,悲帝子。海波竭,彭鏗死。羲和影,如流水。
下弦今夜月,隱影半規明。以雪光微食,因風影又生。江連云漢瀉,天與水燈平。不寐憐蟾兔,殘時更有情。
竹樽無酒滌深愁,石鼎烹茶泛淺甌。卻恨千門同此夕,不緣雙鬢易悲秋。
古閣秋氣清,千里滅煙霧。連山開云秀,頹城斷行路。殘僧戍荒齋,寒鳥落高樹。中多故人情,停杯日空暮。
鳳陽佳氣望中孤,牛首山云入有無。青蓋不歸新洛邑,黃金將貢舊幽都。殿前男子猶乘犢,河北王郎亦撰符。他日傳疑南史氏,龍蛇同盡一何愚。
空譯流沙語,難參少室禪。泥牛耕海底,玉犬吠云邊。仰嶠圓茶夢,曹山放酒顛。書生眼如月,休被衲僧穿。
愛你猶如借貸,總以青春還債。不復自由身,鍋碗瓢盆擔待。無奈,無奈。自找將誰嗔怪。
雪為緯,玉為經。一織三滌手,織成一片冰。清如夷齊,可以為衣。陟彼西山,于以采薇。
憶我初識君,江軒月如秋。故人丹林子,挾我同遨游。涼風起天未,白蘋滿芳洲。浩然縱奇氣,畢竟情未收。自茲始相見,談笑恒忘倦。興來揮綵毫,五氣云露炫。卻哂謝宣城,澄江凈如練。我去謁承明,君來訪神京。客樓三日雨,聽徹□花聲。別來今幾載,屢看流光改。彤庭賜告還,風景依然在。重會落楓江,芙蓉正堪采。百年幾何時,會少多分離。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玉杯行美酒,座上皆親知。當筵不為樂,莫待長相思。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丈夫志四方,細故安足慮。它時倘念我,為折三花樹。
公馀一榻為南州,乘興誰堪并子猷?;燠E久甘牛馬應,神交偏憶鳳鸞儔。棲遲爾傍山中社,搖落余憐海上秋。試問東籬餐菊后,幾人邀月共登樓。
不昧禪心昧佛心,賜名慚愧比商霖。分明慧月當空照,影入泥涂何處尋。
帝游光出震,君明擅在離。巖廊惟眷顧,欽若尚無為。龍穴非難附,鸞巢欲可窺。具茨應不遠,汾陽寧足隨。烝民播植重,溝洫劬勞多。桑林還注雨,積石遂開河。明徵逢永命,平秩值年和。更有薰風曲,方聞晨露歌。
舉網得魚日正中,晚禾收穫靠東風。杖藜來往閑相語,此日官司賣社翁。
亭臺簾幕鎖重重,韶景又東風。竹床習懶閑春夢,喚鶯聲、醒眼猶慵。短發烏巾斜裹,尋幽日傍花叢。碧流橋外小桃紅,徙倚畫欄東。銀鰷玉筍新來美,好情懷、盡付杯中。莫笑海翁醉也,醉時百感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