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其三
庚桑處畏壘,武陵逢桃源。
叩其所以然,十九皆寓言。
豈知胸次曠,豁然見吾天。
達人所投足,自成一山川。
無心遠塵累,有情生世緣。
濁流膠擾中,何必有神仙。
庚桑處畏壘,武陵逢桃源。
叩其所以然,十九皆寓言。
豈知胸次曠,豁然見吾天。
達人所投足,自成一山川。
無心遠塵累,有情生世緣。
濁流膠擾中,何必有神仙。
庚桑楚居住在畏壘山,漁人在武陵遇到桃花源。探究其中緣由,十有八九都是寓言。哪知道胸懷曠達,能豁然見到自己的天地。通達之人所到之處,自然自成一片山川。沒有世俗的煩擾之心,卻又因情感生出世間的緣分。在混濁紛擾的世間,何必要有神仙呢。
庚桑:指庚桑楚,《莊子》中有其居畏壘山的記載。
畏壘:山名。
武陵:地名,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桃花源所在之地。
叩:詢問、探究。
胸次:胸懷。
達人:通達之人。
膠擾:動亂、紛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世俗紛擾中,通過對典故的思考,表達自己追求內心曠達的心境。
此詩主旨是倡導以曠達胸懷面對世俗,不依賴神仙解脫。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思考。
湖畔波光映鬢絲,一燈紅處夜談詩。春山路斷云深處,小巷人歸日暮時。伊甸尋來圓舊夢,阮郎醉后有新詞。朦朧斗室風光好,梔子花開第幾枝。
小金山下月中船,記共題詩二十年。自是高僧不妨老,老夫髭發總皤然。
冠佩煌煌拱北辰,道人風骨自軒軒。茯苓松下龜黿老,須乞靈丹一粒吞。
三載懷人客夢勞,皖公山下碧桃高。名園負甕虛良月,大邑彈琴起夜濤。官酒可澆行路色,家書親拆阿兄袍。丹砂縱有知何用,樂事應看變二毛。
郭外清溪溪外山,溪云飛上破山顏。晴明天氣琉璃色,何處峰頭帶雨還。
麈尾一麾案牘稀,石淙潭水洗秋衣。公庭葉落書常滿,絕壁云開舄自飛。入寺每教求蘚跡,上山親與勘松圍。夢中白鶴如相語,君是重來丁令威。
倦拋心力逐無涯,山色溪聲屬自家。吏隱洞壁馀隙地,秋來更欲補梅花。
叢檜靄深秋,蒼霞爛不收。霜髯臨玉澗,秀色帶昆丘。拂檻光風入,縈窗璧月留。恍然江海上,飛躍有靈虬。
皂蓋朱轓駐水濱,芳菲雖晚景猶新。何妨綺席三千履,不負陽春十二旬。鶯歌蝶舞更紅裙,端與東山作主人。竹馬兒童扶杖老,爭隨千騎去行春。
默默施行違,厥罰隨事來。末喜殺龍逢,桀放于鳴條。祖伊言不用,紂頭懸白旄。指鹿用為馬,胡亥以喪軀。夫差臨命絕,乃云負子胥。戎王納女樂,以亡其由余。璧馬禍及虢,二國俱全墟。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趨。卞和之刖足,接輿歸草廬。
只借庭階玉一枝,弈棋未了破秦師。佩囊賭卻無人贈,生怕東山再弈棋。
天眷美營,建也修焉,創焉,民弗知也。天眷有明,誕命高祖,俯監萬方,定都江滸。如龍斯蟠,如虎斯踞,以朝以會,以享以祀。逖矣厥謨,欽于世世。天眷有明,亦啟文祖,為厥孫謀,聿又胥宇。碣石之西,太行之東,有嚴厥宮,四海是同。維帝即阼,夙夜顧,審既受職,民亦冒祉。乃繼乃述,乃經乃營,戢此土工,為萬國宗。乃召大臣,出任予重,曰某爾總,曰某爾董。役夫總總,工師傱傱,鼛鼓逢逢,人心悀悀。有赫朝堂,有翼廟庭,瑣瑣公府,欻忽偕興。士方耕矣,女方箴矣,曾不驚矣,奏功成矣。匪臣之功,伊民之力,匪民之力,維帝之則。帝曰:匪予文祖之志,天相文祖,爛其營室。
流水外,花樹幾重重。一鳥綿蠻群鳥噪,小山合沓大山宮。山上又高峰。
萬州城里雨如絲,已過端陽暑氣遲。貧病累人新戒酒,風塵亂眼懶吟詩。孤燈每憶宣公洞,幽夢重回白傅祠。偶檢殘篇尋舊跡,恍然便似少年時。
一燈何處寫相知,對坐寒窗暮雨時。詩本平生非杜甫,琴才臨老遇鐘期。盡堪出手名家早,但覺忘年得友遲。肯許無言真妙處,欲將千古慰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