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魯直試院贈奉議李伯時畫詩
東房攜卷繞幕行,西房卷作墮地聲,紙山間出筆陣橫。
李侯畫若禪眼透,觀魚玄沙骨竦瘦,舟中淵明細若豆。
歸心只愛玉花驄,不須棘針學癡翁,惱渠愁作眉斗紅。
東房攜卷繞幕行,西房卷作墮地聲,紙山間出筆陣橫。
李侯畫若禪眼透,觀魚玄沙骨竦瘦,舟中淵明細若豆。
歸心只愛玉花驄,不須棘針學癡翁,惱渠愁作眉斗紅。
在東房拿著畫卷繞著帷幕行走,西房的畫卷掉落發出聲響,紙張間筆鋒縱橫。李伯時作畫如禪眼通透,像玄沙觀魚般骨相清瘦,畫中舟里的細節小如豆粒。他歸心只愛玉花驄,不必像癡翁學畫那樣用棘針,免得惹他發愁,眉頭緊皺。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魯直:黃庭堅的字。奉議:官名。李伯時:北宋畫家李公麟。
東房、西房:指試院的不同房間。
禪眼透:像參禪者一樣有透徹的眼力。
觀魚玄沙:玄沙是一位高僧,此處用其典故,強調李伯時觀察細致。
玉花驄:一種名馬。
棘針學癡翁: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種獨特的學畫方式。
眉斗紅:形容因發愁而眉頭緊皺
此詩是作者依照黃庭堅在試院贈奉議李伯時畫詩的韻腳和次序而作。試院是科舉考試的場所,當時眾人可能在試院交流、欣賞李伯時的畫作,作者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伯時的繪畫技藝,突出其觀察細致、畫作精妙。詩以試院場景為背景,展現了藝術創作與交流的氛圍,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之風。
黃葉逐西風,歸心與俱起。況復懷美人,相望一溪水。聞名知幾年,會面數月耳。如何于其間,四旬還索處。美人志前脩,脂車日千里。平生潔白行,尺璧絕瑕指。持以照寒溪,溪澄疑有滓。飛烏啞啞鳴,未倦投深枝。如何三年仕,束帶事韉羈。丈夫志有在,豈為日再炊。事業不足道,空成楚冠縻。有時屏朱墨,靜坐欲無為。不復顧目前,屠沽斗群兒。食焉不能怠,況有尸素譏。風俗幸樸茂,不與驕侈期。撫摩雅無術,一稔適登時。吏議尚見貸,茲懷敢萌欺。一日事必葺,九仞功易隳。垂滿得佳友,天憐愚頓姿。
最高峰頂炊煙起,知有高人家住此。此時塵外望塵中,一道黃塵行螞蟻。黃塵擾擾無滋味,白日悠悠不停止。貧兒打破悶葫蘆,滿地金錢大歡喜。
春風吹草成綠波,美人酌我金叵羅。雙雙乳燕掠花去,招呼不來將奈何。油壁輕車紫羅帳,兩兩鴛鴦浴相向。惜花御史不放衙,啾啾野鳥空惆悵。惆悵春云滿目前,潺潺驟雨驚曉眠。須臾雨歇春云散,陌上游人拾翠鈿。
勝代凌凌數尺墳,鄉人過者亦知尊。祭田喋喋多何在,塳戶看看一尚存。南海族惟吝展墓,西州甥不避由門。可憐世事殊非古,獨對青山望白云。
數轉殘經月未斜,蓮燈艷艷簇窗紗。覺來文字無真性,迷悟何須問法華。
孰為強暴,敢不來覲。俾怛于威,于忠是訓。
之子當湖彥,風流亦可宗。豪雄似翁伯,博雅比弘農。來作花田樂,歸期錦石封。大才應晚達,冠劍且雍容。雙瞳猶點漆,五十學書年。老覺黃金貴,愁令彩筆妍。浮家因范蠡,破產為韓嫣。攜手高涼路,相將詠甫田。少小持胎素,行將服海霞。心珠同皎月,意蕊即丹砂。合浦探鮫室,羅浮御鳳車。多情如陸賈,愛殺素馨花。鷓鴣元越客,茉莉是蠻花。南翥聊同妾,西飛莫憶家。蚌生珠子樹,龍織海人紗。自可成豪富,無令金谷誇。漲海精華盛,真人沐浴多。命須紅粉績,吟奈白頭何。素女師宜早,清琴曲貴和。鳳毛行冉冉,宜子是交娥。我似青黃橘,須君羽翼來。蝶生元鳳子,螺長即珠胎。瘴海多珍物,炎天少異才。無人知寶惜,零落委蒿萊。知音君最善,不負此朱弦。鸞羽吾方鎩,蛾眉世不憐。云爐吸丹氣,玉液漱飛泉。虎豹姿如此,那堪便學仙。與君結交早,不忘久要言。道以文章重,情將骨肉敦。天心歸草莽,世事在丘園。何以蠲憂疾,蘭房更樹萱。
卉木爭供眾妙薰,春工試手為裁成。紛紛落蕊鶯邊雨,寂寂游絲燕外晴。
談圍曾蔽青綾帳。林下中年敦素尚。煙波偶趁一帆風,卻鎖云扃來就養。自從悟得空無相。身把虛空來作樣。大千沙界抹為塵,未比無生真壽量。
忘家未足更忘形,散客孤云跡不停。三楚江山心未飽,七閩泉石眼初醒。
百尺竿頭五兩垂,窮沙絕漠任風吹。可憐無限滄浪客,猶把南針定所歸。
太古云漿滴似珠,神功豈止滌膻腴。軍持汲后猿窺影,留待他時碧海枯。靈斟道溉得天全,那要供渠蟹眼煎。誤識人間老桑苧,幾回封寄九江船。金山錫谷細評量,風味端宜老贊皇。四海一瓶休袖手,更持北斗酌天漿。火宅驚看烈焰時,誰將清露灑楊枝。人天一勺皆功德,漫惜驪龍頷下髭。
溪臨千文流,下有百尺泥。銅瓶偶墜此,至寶中道遺。思之弗能置,朝夕顰雙眉。洗濯忽在手,把玩不忍離。汲深固有用,履險真如夷。神物豈終失,笑歌欲忘饑。行當薦清廟,永結千載期。
朝經水沙連,暮宿大坪頂。石級高百盤,槎枒爭一梃。直上如云梯,連步防躐等。中絕旁忽通,儼若汲引綆。前登膝齊腰,后顧形隨影。絕頂忽開張,桑麻近千頃。耕鑿數百家,茅舍亦修整。有如桃花源,雞犬得仙境;又若榴花洞,煙霞饒佳景。大石立其前,勢如猛虎猛。修篁四森布,巨可任舴艋。峨峨高半天,嶺上疊諸嶺。居人扳木末,云際摘山茗。復聞大頂峰,中有蛟龍井。其上多白云,其下產莼莛。路絕不可攀,悵望徒引領。何當結茅屋,長此事幽屏。閉戶有名山,愿言養心靜。
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壘壘三墳,惟母與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