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 旅次登樓作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
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里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
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
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里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
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
路上的塵土揚起陣陣,行人們相逢交談,都說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座高樓。大家指著屋檐高處,只見那景象如波浪涌動、浮云飄浮。今年國家太平,萬里無戰事,淮河沿線也不再有千軍在秋天駐防。我憑欄遠望,東南方向有祥瑞之氣,西北是淪陷的神州大地。懷念故鄉的友人已離去,他們定會笑我如今身處這吳楚交界之地??茨锹飞吓逯兜男腥?、往來如流的車馬。從今往后,那些賞心樂事,就盡情地用酒令詩籌來安排吧。真希望能像在華胥國的美夢一樣,年年都能像從前那樣游玩。
征埃:旅途上的塵土。
檐牙:屋檐翹起如牙狀。
長淮:淮河。
千騎臨秋:指秋天時派大批軍隊駐防。
佳氣:祥瑞之氣。
懷嵩人:懷念嵩山(指代故鄉)的人。
楚尾吳頭: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之地。
酒令詩籌:行酒令、作詩時用的籌碼。
華胥夢:《列子·黃帝》記載黃帝夢游華胥國,該國一切順乎自然,人們無憂無慮。
此詞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推測,當時宋金邊境局勢相對和平。詞人在旅途中登樓有感而發,可能身處吳楚交界之地,心中既有對太平的欣慰,也有對故鄉的思念。
這首詞主旨圍繞詞人旅次登樓的所見所感,既描繪了太平景象,又流露出思鄉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將現實與理想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
樽前人出玉芙蓉,纖手親分荔子紅。歸得大明湖上宴,也應看畫說閩中。茜羅輕裹玉肌寒,吹盡南風露未乾。一寸丹心無與寄,為憑圖畫入長安。紅塵一騎露華香,不管盧龍道路長。誰信御前供玉食,不呈妃子不先嘗。六月南風荔子丹,皺紅小碧滿銀盤。水晶細嚼甜于蜜,滿口生香玉露漙。
鬢未蕭疏志莫頹,筆花映處繡成堆。樓頭但得供長嘯,笛里何須怨落梅?蟻聚枯槐春夢窄,光凝慧劍曉雞催。一池波漾龍蛇影,佇聽遙天隱隱雷。
天上初流火,人間乍變秋。鵲橋銀漢瑞云浮。織女今宵,何處喚牽牛。閨女離閨閣,無愁自起愁。焚香乞巧拜無休。恁肯灰心,守拙列仙儔。
飆輪目極情何限,揮手旗亭事可哀。此際淚珠思昔日,相違猶得盼重來。
朱幡搖曳入新安,夾道驩呼老豸冠。初政欲隨春雨足,先聲猶帶舊霜寒。人傳遺愛仍思寇,自幸疏慵久識韓??慈∶鲅魝?,紫陽山色共?岏。
落花流出石崖泉,疑是山中有隱仙。路隔深林看不見,斧樵聲在碧云邊。
紅塵市里碧云簾,靜對爐薰玩易占。尺短寸長渾不計,炯然天地一明蟾。
百年能得幾回來,更酌丹泉飲一杯。莫送魚龍歸大海,海中波浪是塵埃。
白舫青門楊柳絲,湖中公事出偏遲。婆娑手板桓公府,應笑藍田晚更癡。
憂危不為己,放逐豈忘君。但愿常太平,把酒看白云。
珍重年時罨畫溪。水云澹漾石橋低。燕歸芳草碧萋萋。莫道無悵相望久,一汪兒淚沒人知。落花深處暗褰衣。
志士多悲心,如何值秋夜。仰見星月光,嘆息茅檐下。
醉鄉佳處許誰臨,幸有匏尊可共斟。要試從前寬窄量,但知空盞莫辭深。
臨安山中古石鏡,曾照錢王冕服來。天遣紫苔封裹后,等閑不許別人開。舊日婆留井未堙,石欄苔蘚上龍鱗。而今率土皆臣妾,莫愿皇天產異人。峰頭石塔表功臣,五百年前是佛身。莫問蓬萊水清淺,野藤猶蔓劫馀春。錢王功業與天齊,百里旌旗照此溪。彼此波中鋪錦后,至今光景凈無泥。王子能以身施佛,何異生居凈梵宮?敝屣視他閑富貴,男兒到此是英雄。還鄉滿山都覆錦,富貴應須白晝歸。設宴九龍堂上日,沛中歌后似王稀。將軍官重執金吾,不比秦朝列大夫。王為錦衣歸故里,遂令老樹有稱呼。東山尚存環翠閣,謝傅來游經幾年?可是舊時攜妓到,粉香猶在畫闌邊。祥符賜額海會寺,四百年來彈指過。試問竹林橋下路,往還曾見幾東坡?仙子何年化鶴群,至今名姓只空聞。我來欲訪前朝事,悵望九仙惟白云。
萬里途遙一望中,燕山雪影楚天鴻。藏身人海難隨俗,侍眼妝臺豈礙雄。桃染鮫綃紅濺淚,竹撐龍骨翠生風。日邊舊夢都刪盡,遠志由來與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