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丁巳六月蘆雨盦觀荷至者十九人用古詩十九首韻得客從遠方來
濯足弄漣漪,臨流清且綺。
水鄉(xiāng)苦少山,一發(fā)青爾爾。
蘆葦聲蕭蕭,聽雨合蒙被。
入山何用深,巢許或不解。
坐中幾詩老,一杯應惜此。
濯足弄漣漪,臨流清且綺。
水鄉(xiāng)苦少山,一發(fā)青爾爾。
蘆葦聲蕭蕭,聽雨合蒙被。
入山何用深,巢許或不解。
坐中幾詩老,一杯應惜此。
洗凈雙腳撥弄著水中漣漪,臨近水流,水清澈又美麗。水鄉(xiāng)苦于缺少山巒,遠處一抹青山就這般模樣。蘆葦在風中發(fā)出蕭蕭聲響,聽著雨聲該裹緊被子。進山何須去深山,巢父、許由或許也不明白。座中有幾位詩壇老者,應珍惜這一杯酒啊。
濯足:洗腳。
漣漪:細小的波紋。
清且綺:清澈又美麗。
一發(fā):形容青山遠望如發(fā)絲般細小。
爾爾:如此,這般。
蕭蕭:形容蘆葦被風吹動的聲音。
巢許:指巢父和許由,都是古代的隱士。
咸豐丁巳年即1857年,詩人在蘆雨盦與十九人一同觀荷,在這樣的聚會場景中,詩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心境,與友人相聚賞景吟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水鄉(xiāng)觀荷時的所見所感,突出了水鄉(xiāng)景色的清幽和聚會的閑適氛圍。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聚會吟詩的雅趣。
夜來風雨曉來晴,萬里無塵海岳清。白日共看驄馬色,青天不負使君名。
佛已歸無跡,吾當反自崖。肺腸蠲墜露,衣佩結明霞。陶令難忘酒,龐公亦有家。下山人借問,姑射咤南華。
東方甲乙。見青芽吐,早應時律。南陽正現(xiàn)紅焰,初將熾、炎炎濃密。西動金風颯颯,致清爽、往來飄逸。北氣候,祁寒嚴凝,聚結成冰瑞中吉。肝心肺腎勿令失。四門開、瑩徹都歸一。金丹轅在空外,明耀顯、五光齊出。上透青霄,唯占逍遙自在寧謐。到此際、還得無為,永永綿綿畢。
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雙練瀉晴川。
下馬旗亭酒可沽,水精簾內(nèi)看如無。應緣近水花先發(fā),獨憑欄干恨有殊。
江云似江水,渺渺復粼粼。晻靄無窮態(tài),紆馀不盡春。遮回斷行雁,望殺未歸人。何日星軺路,馮高更憶親。
西風吹雁出菰蘆,尺素銜來字字珠。倚馬萬言推繡虎,皋魚雙淚感啼烏。通家敢謂同文舉,名筆何緣借董狐。片石空山垂不朽,千秋應得免樵蘇。
小兜千里至,相見喜還悲。燈火憐今夕,儀容異昔時。家貧供億薄,行苦鬼神知。煮粥吾應會,焚須不敢辭。
坐聽蕭蕭急,無風池亦波。庭花秋幾許,窗雨夜偏多。老矣鄉(xiāng)關夢,悲哉燕趙歌。不須臨曉鏡,空自嘆蹉跎。
不見先生十日馀,臨流每欲寄雙魚。馬卿賦好君王識,阮藉身閑禮法疏。落花啼鳥紛紛亂,澗戶山窗寂寂虛。春興定應題滿帙,病中何得慰躊躇。
快雪時晴后,問壺公壺中天地,菜畦荒否。白木長镵堪托命,身是浣花溪叟。斸黃獨新苗烏有。想爾禁寒如我樣,望官園菜把直難夠。生活計,靠三畝。應官隴邸歸來久。奈奇礓無多隙地,石田先瘦。掃徑呼童閑抱甕,霜氣冷侵衫袖。嘆面色蒼生如舊。且擱種梅鋤月事,待商量老圃蔬香候。應為我,剪春韭。
玉娥不是世間詞,龍艦春湖捧御卮。閭巷教坊齊學得,一聲聲出鳳凰池。
漫談時事共傷神,白首丹心許國身。歸覲正逢長至節(jié),六陰行且見陽春。
萼綠枝頭翠羽鮮,春風早入艷陽天。幾回夢覺頻聽處,正是書聲欲斷邊。
船到滄州且少留,客來同上酒家樓。沿河樹折棗初剝,滿地藤枯瓜未收。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