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其三
蟲語響空階,
高梧落疏影。
秋夜月華明,
獨照孤幃冷。
蟲語響空階,
高梧落疏影。
秋夜月華明,
獨照孤幃冷。
秋蟲在空蕩蕩的臺階上鳴叫,高大的梧桐投下稀疏的影子。秋夜中月光皎潔明亮,獨自照著孤獨的帷幕,透出陣陣寒意。
蟲語:秋蟲的叫聲。
空階:空蕩蕩的臺階。
高梧:高大的梧桐樹。
疏影:稀疏的影子。
月華:月光。
孤幃:孤獨的帷幕,代指獨居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氛圍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秋夜,獨處時有感而發,或許當時心境孤獨落寞。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孤獨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營造出清幽孤寂的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借景表意的創作手法。
原廟工初畢,神游竟不還。
鼎湖龍馭遠,湘岸竹枝斑。
謚號尊逾圣,陵基別有山。
九重春忽暝,四海慘愁顏。
飛鴻時序,夕陽門徑,西風庭院。
秋光宛如昨,惜吟詩人遠。
一曲陽春詞獨擅。訴平生哀怨。
年來可相憶,算多時不見。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
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
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望入遙天斗插城,蕭蕭淝水照行旌。
寒深驛樹鳴丹葉,雪滿輪蹄碎玉英。
下榻喜逢陳仲舉,論兵轉憶李西平。
始知劍術真能事,不是荊卿浪得名。
一拶當機怒雷吼,驚起須彌藏北斗。洪波浩渺浪滔天,拈得鼻孔失卻口。
兒時曾向山前住,老大還歸山上來。云外堂前逢蔡柳,大家拍掌笑咍咍。
一九與二九,相逢不出手。凍得鴟吻頭,面南看北斗。諸禪人,曉不曉,地爐火冷莫嫌寒,更有樵夫赤腳走。
今朝臘月二十,衲僧門風壁立。進前擬問如何,劈面老拳箭疾。
和風習習,膏雨微微。洗開柳眼,秀出花枝。衲僧聞得呵呵笑,也是宗門第八機。
殢春殘,病酒近黃昏,東風冷于秋。正隔紗煙窈,飄鐙雨急,相望紅樓。
墮絮飛花不了,好計一年休。江水知人意,迎淚西流。
只有高臺歌舞,恁半妝易試,急拍難收。覷雕梁如客,驚燕為誰留。
漲回波、天涯塵滿,怕未堪、重上木蘭舟。簾前路,變青蕪色,漸引閒愁。
林花飛復落,一掃一回紅。
有限斜陽外,無言細雨中。
夢隨千日醉,心向五更空。
彼自憐輕薄,何因托晚風。
轔轔車馬送降酋,
紗帽重瞳伏御樓。
三度金門聽露布,
今晨又見下升州。
一梳春月,淡溶溶欲上,鸞尾云晴碧天掃。
正文窗四扇,縹緲華空,晶艷艷,玉女明燈一笑。
幾番攜手處,曇誓天邊,寒綠深深帳紗悄。
親手采瓊芝,著玉盤中,添香水、養花還小。
見說道、仙家夢都無,便夢也如煙,曉涼欺覺。
秾李夭桃壓畫墻。夜來幽夢忽還鄉。可憐隔院青裙女,猶認當時白面郎。
垂繡幕,對筠床。誰能攬日系扶桑。八年不覺渾閑過,一望天涯一斷腸。
一回飛錫下江南,咫尺無由接笑談。卻羨婆須蜜氏女,發心猶愿見瞿曇。
持缽來歸不坐禪,遙聞高論卻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盡道官高即是仙。
盈盈細抺隨風雪,點點紅妝帶雨梅。莫道門前車馬富,子規今已喚春回。
聲聲喚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動塵。欲見觀音今汝是,蓮花原屬似花人。
翹首湖天侈勝游,東郊花柳正嬌柔。
三時應許煙霞接,一水還教雨露收。
色映蒼松團鶴蓋,影墜明月浴珠毬。
野夫亦解幽清致,攜手槃姍泛扁舟。
荷葉枯已盡,菊花殘更香。
帶酲嘗野橘,和夢聽啼螀。
鬢畔流年速,燈前舊話長。
寒龜且未死,不必恨支床。
西岑瞰斜日,滄波散晴霞。
返照在汀樹,依依歸暮鴉。
漁翁已收網,沽酒來東家。
嶂疊巒層巧送青,
一溪幽處小園亭。
誰能換得王維手,
洗我塵埃作畫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