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昆山
乞食遍京畿,春江一棹歸。
只留吟后槁,不受施來衣。
物外機應息,塵中跡漸稀。
玉峰知到日,花雨積巖扉。
乞食遍京畿,春江一棹歸。
只留吟后槁,不受施來衣。
物外機應息,塵中跡漸稀。
玉峰知到日,花雨積巖扉。
僧人在京城附近四處乞食,春天乘船順著江水歸去。只留下吟詩后的稿紙,不接受施舍來的衣物。超脫外物機心應該已止息,塵世中的蹤跡漸漸稀少。我知道他到昆山玉峰山之日,山間的落花會堆積在巖洞的門前。
京畿:京城及其附近的地方。
棹:船槳,這里代指船。
槁:詩文手稿。
物外:超脫于塵世之外。
玉峰:昆山的山峰。
巖扉:巖洞的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僧人在京城附近乞食修行,之后決定歸返昆山。詩人可能與僧人相識,在其歸山時寫下此詩送別,表達對其的贊賞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僧人歸山,突出了僧人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特點。其以簡潔的語言、獨特的意境展現了僧人生活與精神追求,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
八月逾旬夕,孤蟾半麗空。光輝猶判璧,氣魄正張弓。實望朋簪盍,虛懷將幕雄。惟應丹桂發,漸滿舊時叢。
沈生逸者流,夙尚丘壑賁。緬懷徇所好,十日一山水。游戲無全目,縱橫得真理。平生所馀事,耿耿乃在此。
碧玉裁成瓊作蕊。馥郁清香,長向風前倚。楚畹當年思帝子,紫莖綠葉娟娟美。自道全無脂粉氣。笑煞春風,紅白勻桃李。幽谷芳菲誰得比,猗猗獨寄琴聲里。
惜春無計為春留,縱有黃金是拙謀。歸雁已隨云北去,落花空付水東流。窗開白晝鶯聲碎,簾捲黃昏燕語愁。此夕不須倍惆悵,明年花發又登樓。
水從洞口瀉玻瓈,松檜林中日影低。勝景略無人避世,始知不是武林溪。
文翁堂奧半莓苔,九曲釅波一茗杯。皓腕佳人汲江月,活源豈必洛川來。
煩憂動我神,悲歌仍躑躅。郁郁道傍柳,垂蔭昔何綠。嚴霜日夜零,枝葉不復屬。四時相推斥,變化一何速。俗子騖聲華,世儒矜結束。立身多所乖,年命傷局促。子其愛景光,抱道在白屋。
停驂石岊館,解纜清江濱。中流棹歌發,天風水生鱗。名都固多才,我來友其仁。茲焉同舟濟,詎止胡越親。舞雩諒非遠,春服亦已成。相期豈今夕,歲晚無緇磷。
人去佩亦去,佩空人自空。情知不嬿婉,猶道有無中。
一命微官萬里程,講筵清對魯諸生。春風到日人應到,贏得梅花滿路迎。
一片空濛里,泉飛似白云。隨風將落葉,總作雨紛紛。
永夜全莖下九天,郊坰風物正凄然。百年寶地空蕭瑟,十里青山水接連。局上笑談棋易勝,坐中奇險句難聯。定回老演應相問,凈社何時到白蓮。燕坐僧窗爇水沈,暫時塵務不關心。殿堂突兀諸天擁,花木扶疏曲徑深。節近重陽堪把玩,景如圖畫費摹臨。秋晴急趁黃花約,短日凄風易作霖。
蓮名堪百萬,石姓重千金。不解無情物,那得似人心。
蒼茫襄野外,迢遞首山阿。道遇一童問,途經七圣過。峰陰迷御蹕,林響遞仙歌。望望白云盡,其如天路何。
松柏挺千仞,正直緣天姿。霜雪亟摧殘,青青蕃且滋。自匪澗壑幽,愿與樗散期。譬彼盛德儔,恥令虛譽馳。匠石一回顧,尺度罔不宜。卓爾梁棟材,大用方自茲。屈曲獲長年,莊生良可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