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麥行
來牟異地谷,種之在秋時。
歷冬復歷春,刈當仲夏期。
雨雪儻不足,荒蕪致農悲。
今年尚豐稔,始得療巖饑。
田家貴勤儉,天公不我欺。
來牟異地谷,種之在秋時。
歷冬復歷春,刈當仲夏期。
雨雪儻不足,荒蕪致農悲。
今年尚豐稔,始得療巖饑。
田家貴勤儉,天公不我欺。
來牟是從異地傳來的谷物,在秋天播種。歷經寒冬又經過春天,收割正當仲夏時節。如果雨雪不足,田地荒蕪會讓農民悲傷。今年還算豐收,才得以緩解山區的饑荒。農家以勤儉為貴,天公不會欺騙我們。
來牟:麥類作物,來指小麥,牟指大麥。
刈(yì):收割。
儻(tǎng):同“倘”,如果。
豐稔(rěn):莊稼成熟,指豐收。
巖饑:指山區因土地貧瘠導致的饑荒。
不我欺:即“不欺我”,賓語前置句式,意為不欺騙我。
詩中反映古代農耕社會依賴自然條件的生產特點。麥作需跨秋冬春三季生長,收割期集中于仲夏,農民需應對雨雪不足等風險。詩中“今年尚豐稔”的慶幸與“田家貴勤儉”的總結,或創作于豐收之年,旨在強調勤謹耕作對緩解饑荒的重要性,體現對農民生存狀態的關注。
全詩圍繞麥作流程展開,從秋播到夏收,既揭示農事依賴天時的脆弱性,也肯定勤儉持家的價值,語言質樸而意蘊深刻,是一首反映古代農耕生活的寫實之作。
分得青天在,盤桓且振裾。行春依雨歇,問月借春舒。草咎張椎誤,兼之荊劍疏。將傳島上史,末路漫躊躇。
鳳城樓堞隱寒空,玉帳旌麾飐曉風。新菊凝香隨步輦,靈峰積翠繞離宮。龍云瑞氣來皇邑,霜露秋容感圣衷。蕓閣侍臣勞簡命,擁旄持節愧何功。畫戟連營警衛重,翠華今夕駐行宮。朝頒璽敕綸言重,夜鎖金城節制雄。風清刻漏來天上,霜白星河繞禁中。皇德萬年同郟鼎,漢家誰數貳師功。
寒嵐依約認華陽,遙想高人臥草堂。半日始齋青?飯,移時空印白檀香。鶴雛入夜歸云屋,乳管逢春落石床。誰道夫君無伴侶,不離窗下見羲皇。
不受饑驅,何憂看殺。逢君幾度更裘葛。愁時蝶夢苦難輕,老來姜性偏增辣。病莫多情,窮須作達。醉歌要把行云遏。蜀山雪亮墜猢猻,錢唐風晦驚羅剎。
近城故有武王臺,拂云千尺高崔嵬。謂之朝漢乃非是,歲時嘉會傾尊罍。
殿上歡呼擊柱時,叔孫初起漢朝儀。周官典禮應猶在,綿蕞何須野外為。
上清仙夢。桄到十三春洞。玉顏紅。月下隨王母,花前別寧封。黃衶潛解佩,赤舄緩弛弓。稱名多誤聽,為呼儂。
路經彈汗州,因作《彈汗行》。自昔蒙古長,原有汗之稱。長城以北東西亙,各據部落雄相爭。文皇欲彈壓若輩,邊州因以此額泐巖城。而何四夷君長上尊號,既笑卻之,后乃賜書四夷遂用可汗名。《彈汗行》,漫言唐事試言我皇清。四十九旗為舊屬,久去汗號,惟以王公帶礪百世榮。四喀爾喀實后附,仍其汗號乃我皇祖沛恩宏。朕雖不德定準部,亦存其汗號都爾伯特,至今世錄其孫曾。其余自作孽,覆祀非我黷武逞佳兵。最后土爾扈特自歸順,仍其汗號無庸更。《彈汗行》,何須彈壓惟廑懷柔情。各部人覲循茲以入京,億萬斯年,受恩保土與國享升平。
移甃分畦事事新,一花一木見精神。老夫負手渾閑望,愧爾風鬟霧鬢人。樓前栽種漸成陰,苔徑蜿蜒翠滿襟。匹似龍鸞潛澗底,連宵風雨攪長吟。倚天照海閟明姿,路上行人不自持。安得款扉通一顧,危芳墜盡費相思。躑躅開殘欲閉園,老筇掛壁倒芳尊。寧知云水蒼茫外,回望江南正斷魂。
賣花擔上買秋光,分貯冰壺沁曉涼。滴取露珠供硯水,筆頭已覺帶天香。
黑風陰碎群仙蝶。蝶仙群碎陰風黑。薶骨玉煙衰。衰煙玉骨薶。小魂離夢草。草夢離魂小。泥枕碧鬟絲。絲鬟碧枕泥。
五十老翁醉露頂,白發滿頭媚花影。此心忽落江湖艇,江湖艇子風蕭蕭,秋在蒹葭尖上招。
面勢揖孤峙,交柯藏伯勞。日臨公館寂,人與此軒高。對酒屢中圣,題詩應仆騷。喬林思舊隱,咫尺聽風號。溪光山色兩幽深,更結新亭倚翠林。老木參天煙漠漠,虛檐掛日影沉沉。三年此地留喬舄,六月涼風颯楚襟。趁取公馀急行樂,人生容易二毛侵。
仰面不見天,低頭不見地。眉毛在眼上,鼻孔里出氣。易分雪里粉,難辨墨中煤。
孤云不出山,連綣抱奇石。隨風入九霄,變化成膏澤。出處何容心,遭逢隨所適。君無甔石糧,結綬游遠鄉。豈為誇榮顯,頤養娛高堂。奉身有良璧,皎皎生夜光。前路夷且巇,愿君慎其防。茫茫瞰四野,惻惻心忽悽。皓雪盈天地,集樹成枯枝。中有皞寒禽,懷春聲正悲。悲聲震聾瞆,賞音來何遲。遇子風塵中,升沈途路歧。孤松結盤石,寒暑心不移。今將舍我去,作郡九江湄。思欲遠從之,褰裳復猶夷。悠悠望南天,心與征云馳。祖客餞將歸,游子懷往路。我何長嘆嗟,徘徊獨延佇。遠游背鄉里,逢故即色喜。況是人中龍,五載久知己。會面雖有時,倉卒情難已。明月沈深淵,茝蘭散江涘。撫躬還自傷,衰年逝如矢。同氣而遠離,思心從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