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云谷上人梅花帳額有羅浮清夢四字
少年上人號云谷,不獨修慧還修福。
四大床參明月禪,一團瓢借梅花宿。
梅花之氣清且幽,無端思入羅浮游。
羅浮有約不能到,佛在心頭莫遠求。
精藍曾是將軍宅,何不種梅伴老柏。
暗香浮動影橫斜,夢魂一覺東方白。
少年上人號云谷,不獨修慧還修福。
四大床參明月禪,一團瓢借梅花宿。
梅花之氣清且幽,無端思入羅浮游。
羅浮有約不能到,佛在心頭莫遠求。
精藍曾是將軍宅,何不種梅伴老柏。
暗香浮動影橫斜,夢魂一覺東方白。
年少的云谷上人,不僅修得智慧還修得福分。在明月下參禪,在梅花旁借宿。梅花的氣息清幽,不知不覺思緒飄入羅浮山。雖與羅浮山有約定卻無法前往,佛在心中不必遠求。寺廟曾是將軍的宅邸,為何不種上梅花與老柏相伴。梅花香氣浮動、疏影橫斜,一覺醒來東方已發白。
上人:對和尚的尊稱。
修慧修福:佛教用語,指修行智慧和福報。
四大床參:四大指地、水、火、風,這里指在禪床上參禪。
一團瓢:指簡陋的居所。
羅浮:山名,在廣東,傳說為仙人所居之地。
精藍:佛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拜訪云谷上人,看到其梅花帳額上的“羅浮清夢”四字有感而發。當時佛教文化盛行,人們追求精神上的超脫,詩人可能受此氛圍影響,借詩表達對禪意生活的理解。
這首詩主旨是借云谷上人的生活和梅花帳額,表達對禪意生活和超凡境界的向往。其特點是將禪理與自然意象融合,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禪文化的關注。
三月乘槎海上歸,君來我去偶相違。海神廟下波濤壯,萊子城邊草木稀。作郡新聲隨日起,趨朝舊夢逐云飛。誰知華發燕臺客,歲晏愁吟雪滿扉。
隔簾見竹早清幽,卷起疏簾滿眼秋。一搭夕陽收不得,被人都送上簾鉤。
六百歲之時。一世以去二世歸。城郭如故時人非。觀者眾多知我誰。死生各異令人悲。何不學道世欲衰。踟躕西北長吁誰。伊耶樂生治太微。
對策婉而切,奏疏忠且純。風行水自波,至哉天下文。
歲暮辭詩社,寒空激劍歌。日高蒼島靜,天闊碧山多。世事浮云幻,光陰健翼過。長吟梁甫者,天意竟如何。
未分飄蓬笑遠臣,天涯勝會更投真。莫驚歲晚同遷客,只對花清是故人。七澤秋光連玉井,六郎豐采照青春。便期東道為蓮社,對景分題未厭頻。
為母刲股,母啖而甘,母則不苦。母啖不甘,兒將以肉為脯。兒肉幸鮮,兒心則腐。一死可救母兮,兒身以之。一臠之肉,兒安忍辭。
靈機未動,道環先入。極理也妙得窮通,順事也聊分借借。無象無私,何固何必。娟娟印水之月魂,冉冉在華之春律。巍巍堂堂兮煒煒煌煌,三千大千兮周行獨立。
春鴻秋燕候無差,寒暖分明紀歲華。何處飛來何處去,難將蹤跡問天涯。
嗟君此別重依依,我為澆愁酒力微。從此無心愛杯斝,故人閩海未曾歸。
工夫靠里方為學,時習奚分幼壯年。何幸席閒提掇緊,最明新處是陳篇。
路轉長干入翠微,尋幽常與道人期。政忻接席聽談講,又見停橈話別離。上苑鶯花留住久,故山猿鶴怨歸遲。卻憐今夜禪窗月,更約同看定幾時。
朝亦飲酒醉。暮亦飲酒醉。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雁飛云抹攲斜字,魚躍波搖出沒星。
肅然風氣下靈長,不說神君在未央。萬有紛紛渾漫興,先幾的的炳難藏。士林謾訝驚人句,世主無求卻老方。千古茂陵秋草沒,此生應不遇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