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詠六首 其六
絕壁跨城樓,連天海氣浮。
長空去鳥盡,落日斷云留。
鼓角深秋壯,山河薄暮愁。
勞生知底所,倚杖寄滄洲。
絕壁跨城樓,連天海氣浮。
長空去鳥盡,落日斷云留。
鼓角深秋壯,山河薄暮愁。
勞生知底所,倚杖寄滄洲。
陡峭的絕壁橫跨在城樓上,連天的海氣在飄蕩。長空里遠去的飛鳥漸漸消失,落日下殘留著幾片斷云。深秋時節,鼓角聲顯得格外悲壯,山河在傍晚時分也仿佛帶著哀愁。我這一生勞碌奔波不知歸宿在何處,只能倚著拐杖寄情于這江海之地。
絕壁:陡峭的山崖。
海氣:海上的霧氣。
鼓角:戰鼓和號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警眾或發號施令。
勞生:辛勞的人生。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和描繪的景象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秋日,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動蕩不安的情況,詩人面對山河,感慨人生,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山河的哀愁。其特點是意境雄渾,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創作水平。
花貌宮娃老掖庭,承恩元不在傾城。披香殿上開春宴,閒看群姬弄化生。
早安排折柳唱陽關,送君挽征衫。竟里亭斜月,重門上鑰,細雨春帆。翠被薰香擁處,汝手執摻摻。羅帳燈昏際,離思難緘。此去閨中風暖,已綠波人遠,草長江南。更遙遙青翰,何以報瑤函。只春風、白銅堤上,與黃河、遠上共矜嚴。好依舊、臨風楊柳,萬縷長攙。便重來唱徹后庭花,此愁奈君何。待斑騅驕赭,瓊枝璧月,春影婆娑。攜手神仙眷屬,挾彈走三河。抖擻衣塵去,相對顏酡。一霎夢夢天醉,惡東風刬地,吹斷橫波。把瓊思瑤想,收拾任蹉跎。枉殷勤、緘書三四,較細君、珍重意還多。只將遍、填膺煩惱,付與悲歌。
風流公子無拘束,游春十乘香車。車中顏色盡如花。連翩從騎,大馬錦泥遮。傳聞前任夔州府,子孫年少豪奢。生民膏血換吳娃。黃金易散,白日易西斜。
退跡何人繼昔賢,凡途終是事謀先。只知競逐浮云富,誰解驚嗟逝水年。寒影半疏霜后樹,秋聲千點雨中禪。千般不更經營得,一榻無馀任自然。
為親未葬走人門,首有涪翁詩案存。試為君家一拈出,麥舟故事幾人援。
悠悠云水送舟車,歷遍江山萬里馀。東拜孔林瞻圣表,南尋禹穴探神書。柳花撲蓋春深后,蘆葉侵篷月上初。一笑歸來心領會,無窮樂趣有誰如。
圣王公民利,天下為太藏。鹽鐵竭山海,山海無輝光。遂令長者心,千載憾弘羊。柱史懷忠義,斡旋豈無方。勇決義利幾,載獻治平章。
十月孤城云黯然,萬峰飛雪此溪邊。煙斜細細縈寒日,風急飄飄落暮天。何處玉珂迷紫陌,幾家銀燭照華筵。茅堂此際堪乘興,不放山陰半夜船。
也曾潑墨學龍眠,神妙秋毫欲到巔。此日空留書畫稿,他生難定弟兄緣。每看弱女情頻慟,為念阿?淚又漣。如此聰明偏夭折,人間報應總茫然。
少立沙頭夕照明,柳風吹面酒初醒。東皋好雨一犁足,麥半黃時秧半青。
虛舟當畫橋,解纜綠楊腰。月白天相近,風清水不搖。浮圖明突兀,略彴誇虛遙。解逅成真賞,初晴第一宵。暑汗俄沾背,山云已半腰。雷轟舟不動,電劃岸將搖。歷亂笑譚雜,空蒙只尺遙。濃陰難蔽月,清興得中宵。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馀滓,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洞門十日九日閒,無日無時不閉關。兒童慣識常來客,暫放柴扃一往還。
蕨薇留寸草,桑梓別經年。積雨崩丘壟,名山失簡編。大招空有賦,薄祭竟無田。灑盡皋魚淚,蒼茫對昊天。昨夢猶嘗藥,凄涼夜月中。江山精爽在,伏臘幾筵空。攀柏徒悲泣,吹簫尚困窮。未能廬墓左,王事正西東。報國無三略,違親有五年。空將禾黍淚,滴向蓼莪篇。海闊迷龍馭,山長斷馬鞭。茫茫移孝日,難別此黃泉。雨露悲寒食,丘中宿草萋。蘋蘩無婦采,烏鳥向人啼。勉繼春秋志,高求海岳棲。右軍能誓墓,此地蕺山齊。
十年長望洛川云,目極空思勝事繁。今日良游知我有,彭婆北下見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