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即目
此鄉景物似東都,半可詩材半畫圖。
十日老晴蘆荻瘦,千村新種麥苗腴。
烏鴉向暖凄林屋,黃葉因風入筍輿。
玉舄不隨仙令去,夾堤流水浴雙鳧。
此鄉景物似東都,半可詩材半畫圖。
十日老晴蘆荻瘦,千村新種麥苗腴。
烏鴉向暖凄林屋,黃葉因風入筍輿。
玉舄不隨仙令去,夾堤流水浴雙鳧。
這個地方的景色好似東都洛陽,一半可作為寫詩的素材,一半如畫卷般美麗。連續十天晴朗,蘆荻顯得枯瘦,千村新種的麥苗卻十分肥美。烏鴉向著暖和處棲息在樹林房屋間,透著凄涼,黃葉被風吹進了竹轎。仙人王喬的鞋子沒有隨他離去,夾著堤岸的流水里有一對野鴨在游動。
即目:眼前所見。
東都:一般指洛陽。
詩材:寫詩的素材。
腴:肥美。
筍輿:竹轎。
玉舄(xì):傳說仙人王喬做葉縣縣令時,有神鞋飛來。
仙令:指王喬。
鳧(fú):野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葉縣,眼前鄉村景色觸發創作靈感,寫下此詩描繪當地風光。
此詩主旨是描繪葉縣鄉村景色,特點是寫景生動,善用意象和對比。在文學上展現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描繪能力。
解人愈眾愈紛拿,詩道從來有坦途。可笑拘墟談錦瑟,不從象罔覓玄珠。
潘郎可是懶栽花,一賦能當萬樹霞。卻笑爾時勾漏令,不從身內覓丹砂。
動止能如意,歡啼并可親。縱無千里足,堪慰百年身。得食先分姊,更衣必示人。難揮汝爺慟,聞者亦酸辛。
玉女祠前有醴泉,張超谷在玉泉邊。二泉釀就三峰去,醉向仙人掌上眠。
婕妤初選入,含媚向羅幃。何言飛燕寵,青苔生玉墀。誰知向輦愛,遂作裂紈詩。以茲自傷苦,終無長信悲。
勁節含龍籜,孤標出鳳池。最宜風月夜,不遣俗人知。
萬境全歸一瞬中,山河日月盡含容。若將明暗分迷悟,公案從今又一重。世界重重一網中,澄溪上下見天容。不知萬丈寒光底,卻到青冥是幾重。
芳年二九稿砧捐,素志堅持誓不遷。教子立身為后嗣,養親盡孝慕前賢。華鉛艷飾渾慵理,孤影寒燈祇自憐。節義由來天所佑,中流覆棹獨能全。
閉戶妨迎客,空勞枉駕過。清詩充謁刺,塵榻愧行窩。世久輕魚服,君能問雀羅。無由挽高躅,日暮碧云多。
高樓一以望,頓覺野懷賒。月射潮頭動,云流山背斜。寒塘孤雁影,煙樹萬人家。百尺應難再,憑空思未涯。
談笑寶樓開,湖光劈面來。浮云空翳檻,明鏡若為臺。野鳥銜花去,潭龍作雨回。坐參真法境,無意想蓬萊。
烏桕飄霜溪月清,棲鴉時復繞枝鳴。紫云遙憶天邊曲,鼙鼓空聞江上聲。酒醒鬢絲明素魄,露馀蟲語攪幽情。憑軒終夕看無寐,也為靈光覆萬生。
回風吹云雜高樹,樹底紛紛作疏雨。雨多十日未開門,前頭草色連荒村。故人不來老卻春,山陰獨立愁將昏。憶我初游上京國,君獨看人惜離別。鳳臺旅思逐春云,剡曲閒情對秋月。幾日歸來接故園,愿分鄰舍對柴關。訪舊多尋溪底棹,看云不厭門前山。山家煙火人來去,野水孤村自成趣。仄徑長留松竹陰,低檐近引藤蘿霧。草深沙路不堪行,遲爾幽居須待晴。傳語先題數行字,有窗多聽曉鶯聲。
太尉出世姿,用兵自神武。懷中左氏傳,羞與絳灌伍。燕云唾手得,甲卒盡熊虎。北開玄冥天,南靖朱光土。國恥猶未雪,百勝曷足數。誓將與諸君,痛飲黃龍府。不觀潁昌旗,氣已吞邊部。
古洞傍溪頭,突兀真奇跡。門前蘿薛深,陰陰入路窄。白晝飛晴云,滴瀝瀉山液。空響撼轟雷,坐蹬潤蒼壁。四壁煙云象,玲瓏如刻畫。再從深處尋,晞微光照隙。寒生流水聲,聽久清魂魄。未審荒村中,靈秘自誰辟?勝境不知名,沉晦良可惜。吁嗟乎人生,遁跡亦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