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雜詩五首 其三
為省春耕歷灞灃,
鑾輿頻止勸農功。
柴門掩處煙村靜,
碧水長橋落彩虹。
為省春耕歷灞灃,
鑾輿頻止勸農功。
柴門掩處煙村靜,
碧水長橋落彩虹。
為了視察春耕情況而走遍灞水和灃水流域,皇帝的車駕多次停留以鼓勵農事。柴門緊閉之處,煙霧籠罩的村莊一片寧靜,碧綠的水面上,長橋如同落下的彩虹。
省:視察。
灞灃:灞水和灃水,均在陜西境內。
鑾輿:皇帝的車駕。
勸農功:鼓勵農事。
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帝巡視地方、關注農業生產的時期。皇帝為鼓勵農耕,親自到各地視察,詩人隨行記錄下所見鄉村景象,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皇帝對農事的重視以及鄉村的寧靜之美。其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生動地反映了當時鄉村的生活場景,在描繪鄉村風光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鳩茲城邊望不稀,翠木朱藤罨畫溪。津吏揚舲唱歌去,溪花十里使人迷。
古人畫馬稱曹韓,近代獨數趙集賢。一往不可得筆法,付與諸生傳天閑。騋牝踰萬乘,神定揮毫覺天勝。人間羈靮不敢施,散牧春郊見真性。一疋膝坐雙足拳,一疋噴吐噓青煙。就中一疋倚樹立,雄心已馳青海邊。雪峰上人今支遁,不惜千金愛神駿。客窗留我展畫圖,復見開元閱清峻。祗今驊騮世豈無,虞坂往往逢鹽車。何如駑駘立仗下,日飫太官三品芻。
節物隨時變,斜陽一望中。暮云重疊碧,遠樹淺深紅。菊色滋寒露,蘆花蕩晚風。一樽誰與共,獨立意無窮。
南舟一回上,塵想十年虛。江月好誰共,村醪聊自如。春鴻斷遙浦,鄉夢穩平湖。不是逃名者,廬陽我故居。
山勢來不住,卓斧向天橫。瀑流懸日色,石罅灌松聲。跳壁藤偏健,學鐘鳥漸靈。生機函化佛,何處得無生。
長見江淹雜體詩,碧云非是惠休詞。試言日暮佳人怨,何事高僧卻得知。景云持律冠當年,遺跡雖沈古寺存。釋子若能精進去,便應題作景云軒。
前旌鳥隼競飛揚,后陣龍蛇勢莫當。精衛亦知銜木石,黿鼉今擬駕橋梁。
幽并重騎射,征馬正盤桓。風去嘶聲遠,冰堅度足寒。出關聊變色,上坂屢停鞍。即今隨御史,非復在樓蘭。
東老書多未是貧,瘦生誰念苦吟身。云橫馬首山如戟,月過階前鵠似人。蘇武流離終仕漢,揚雄寂寞卻歸新。冥鴻肅肅清霜重,獨倚高秋落木津。
母道齊皇極,韶光傍壽觴。徽音家慶集,隨輦奉尊章。
山南山北有臺萊,藹藹王多吉士來。三策未能專漢室,千金何獨羨燕臺。明朝道德乾坤大,經世文章日月回。慚愧微臣叨典翰,床頭筆硯肯生埃。
江山雖自好,其奈倦游情。酬酢無同輩,行藏似隔生。低眉新禮數,染指舊功名。豈有雕蟲客,能為世重輕。
揮毫麗句得旁觀,字字懸黎間木難。可但詩聲高海內,有人金換過三韓。
幽人午枕夢清熟,書筆滿床花自開。兒童誤起聽脩竹,舊雨故人今不來。
獨坐微機畔,環游博客廬。網羅新舊雨,電訊起居余。聞琴欣駐足,顧影惜分裾。還約蘭亭禊,流觴勿忘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