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李珦廟三首 其一
風軟潮生江水平,
遙峰隱隱浸寒青。
自從香骨沉波底,
獨我為詩吊爾靈。
風軟潮生江水平,
遙峰隱隱浸寒青。
自從香骨沉波底,
獨我為詩吊爾靈。
微風輕柔,江潮涌起,江水水面平靜。遠處的山峰隱隱約約,倒映在寒冷的碧波中。自從你那美麗的身軀沉入水底后,只有我寫詩來憑吊你的靈魂。
風軟:微風輕柔。
浸寒青:指山峰倒映在寒冷的碧波中。
香骨:指李珦,以香骨代稱,含憐惜之意。
吊:憑吊。
目前關于此詩創作背景資料較少,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聽聞李珦的不幸遭遇后,來到江邊有感而發。李珦或許是一位命運悲慘的人物,香消玉殞沉入江底,詩人為其命運感到惋惜,故而寫詩憑吊。
這首詩主旨是憑吊李珦,先描繪寧靜清冷之景,后直抒憑吊之情。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不幸者的同情。
雨霽清流玉滿川,錦衣簇簇立沙邊。旋沽南石橋頭酒,聊送東風江上船。行色一枝春在柳,去程千里水連天。待看考績歸來日,細聽鶯聲奏管弦。
澤國今耆舊,于君見典刑。居鄉乘款段,生子得寧馨。綵服供春酌,銀章慰暮齡。誰知云霧里,忽失少微星。
金華山下空結庵,金華山人愛終南。未聞造父得朝十,卻道狙公能莫三。予苦揮塵上素服,爾何秣馬向黃龕。曲轅散木愿自保,漫為犧樽悲杞楠。
身世悠悠莫苦營,是他松柏只長青。寬于繭甕茨為舍,大似雞棲草作亭。蟲臂鼠肝元自定,龜毛兔角慣曾聽。臚傳天語君須記,第四科名合是丁。
天涯契闊重相見,喝著茶湯。話著衷腸。整鎖眉頭忽又揚。飆風驚斷歡愉夢,一霎流光,變了滄桑。落月馀光滿屋梁。
白鳧朱雁品皆空,除卻鸞凰是此蟲。會際風云心自逸,摻持霜雪思誰同。哺雛不飽腥膻味,引領常懷海嶠風。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轉高桐。
趺坐瓊臺最有神,白毫光里凈無塵。常開冷眼觀人世,不待丹成自化身。
為貧軒冕未忘情,寧使棲遲抱六經。安得神仙斷鯨劍,拂開云翳露天青。霧濃玄豹終朝隱,冰薄猜狐抵夜聽?;鑹|直疑皆飲鴆,沉冥何苦辨清醒。春光故故惱人情,新葺茆茨欲醉經。積雨水衣龍頷滑,晚晴山翠佛螺青。月邊柳色疏疏見,風外梅花細細聽。半夜白云生石枕,潤珠蒸濕醉魂醒。
幽園足佳趣,散策日經行。歲久禽魚熟,人來自不驚。
天上涼風動早秋,河橋送客思悠悠。詩篇獨向朝回寫,翰墨多因去日留。白石清泉同野服,閒云流水共扁舟。鑒湖倘得蒙恩遇,尚擬山中訪舊游。
陰雨終朝喜晚晴,冰盤高掛太空清。老夫過節渾無事,負手閑尋幽處行。
此別不成遠,如何揮涕頻。酒分南北路,身是去留人。蘭省羈難弟,柴門立老親。十年高枕在,那忍付風塵。
飛蓬似征客,千里自長驅。塞禽唯有雁,關樹但生榆。背山看故壘,系馬識馀蒲。還因麾下騎,來送月支圖。
宛馬氣如虹,長嘶入漢宮。影翻星鉸白,血沒錦韉紅。勢屈力逾發,姿生奇不窮。愿得橫行將,因之成大功。
昆崙出阿耨,星宿透河源。峽度鴛鴦起,龍從山水旋。清香流翰墨,爽氣潤蕓蓀。五曜聯東井,占沙應此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