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云羅霧縠
云羅霧縠,新授明威法箓,降真函。
髻綰青絲發,冠抽碧玉簪。
往來云過五,去往島經三。
正遇劉郎使,啟瑤緘。
云羅霧縠,新授明威法箓,降真函。
髻綰青絲發,冠抽碧玉簪。
往來云過五,去往島經三。
正遇劉郎使,啟瑤緘。
如云似霧般輕柔的羅縠,女道士剛接受了明威法箓,還有降真的信函。她發髻上挽著青絲,頭上插著碧玉簪。她往來時云朵飄過五處,去往仙島經過三處。正遇上劉郎的使者,便打開了美玉般的信函。
云羅霧縠:形容輕柔如云霧的絲織品,這里可能指女道士的服飾。
明威法箓:道教的一種法箓。
降真函:可能是降下的帶有真意的信函。
冠抽碧玉簪:頭上插著碧玉簪。
劉郎:這里可能是泛指使者所代表的人。
瑤緘:美玉般的信函。
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內容看,應與道教文化有關,可能創作于道教氛圍濃厚的時期,作者或許對道教生活有一定了解,通過此詞描繪女道士的生活片段。
此詞主旨是描繪女道士接受法箓后的情景,突出其神秘的道教身份。特點是白描手法運用嫻熟,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為研究古代道教文化和詩詞創作提供了一定資料。
湘皋遺佩空蕭瑟,倩影疑仙。知為誰妍。滿紙秋痕尚眼前。枯香剩取殘荷伴,泣露啼煙。此恨綿綿。冷月驚看皕五圓。
倭僧留海紙,山匠制云床。懶外應無敵,貧中直是王。池平鷗思喜,花盡蝶情忙。欲問新秋計,菱絲一畝強。
駕潮風急浪翻磯,舟子操舟不自持。若使畏涂知勇退,世間何處更乘危。
菜子斑衣祇一身,未如今日劍溪濱。一門純孝非無種,百歲高堂更有人。饒得云孫千指盛,知他間世幾番新。太平佳話君休惜,洗我從來兩耳塵。
悠然尊酒別,秣馬問漁陽。漢磧連天紫,邊沙擁日黃。列營隨驃騎,分險駐龍驤。會挾金城策,長纓請建章。
燕子依依,曉來總為誰歸去。淡云生處。已覺賓鴻度。淺笑深顰,便面機中素。乘鸞女。瑣窗瓊宇。會有明年暑。
二閣從容訪古今,諸儒葵藿但傾心。君臣相對疑賓客,誰識昭陵用意深。
蜂脾蜜滿燕成窠。春事已無多。風景付渠啼鴂。客情還我煙莎。春來風雨,春歸風雨,春竟如何。輸與前溪醉叟,紅云波上漁歌。
六籍窮搜不憚勞,喜承恩寵圣明朝。一心自擬全臣節,萬死誰知觸憲條。垂老雙親俱白發,應門弱子未垂髫。中情無限憑誰訴,安得因風達九霄。
八年經再黜,直道自間關。名不隨官貶,家因赴謫還。中原迎紫氣,汝潁狎青山。天意高難問,何時有賜環。
待客花陰午過申,茶香榆火一時新。千竿嫩綠搖輕暑,數萼馀紅墜晚春。坐憶云林行道跡,夢游仙島意生身。連根分種如冰雪,來向清池對玉真。
石眼杯泉舉世無,要知杯渡是凡夫。可憐狡獪維摩老,戲取江湖入缽盂。
上使開華宴,高樓倚碧霄。山如屏嶂列,風逐管弦飄。事簡春偏永,歌長酒易消。月明人散后,驄馬不勝驕。
倒載山公即巨源,清談安石幼輿孫。晉家禍亂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門。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開盡春花芳草澗,遍通秋水月明泉。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煙。時有猿猱擾鐘磬,老僧無復得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