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圣祖仁皇帝圍場恭紀遙和明惺齋奉使查邊舊作
威胡狝狩出嚴疆,萬乘旌旗耀日光。
驍騎合圍營細柳,侍臣簪筆賦長楊。
云留峭壁呼鷹處,草滿平原射虎場。
昔日壯圖勞圣主,至今神武凜夷王。
威胡狝狩出嚴疆,萬乘旌旗耀日光。
驍騎合圍營細柳,侍臣簪筆賦長楊。
云留峭壁呼鷹處,草滿平原射虎場。
昔日壯圖勞圣主,至今神武凜夷王。
為威懾胡人,皇帝到邊疆舉行秋獵,帝王的旌旗在日光下閃耀。勇猛的騎兵像當年周亞夫屯兵細柳般合圍獵物,侍臣們像司馬相如作《長楊賦》一樣提筆賦詩。云霧停留在峭壁上,那是昔日呼喊放鷹的地方;平原上長滿了草,那是曾經射虎的獵場。過去圣主為宏大的抱負操勞,至今他的神武仍讓夷王敬畏。
狝狩:古代帝王秋季打獵稱“狝”,冬季打獵稱“狩”,這里泛指打獵。
萬乘:指帝王,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車萬乘,因以“萬乘”稱天子。
營細柳:漢文帝時,周亞夫屯軍細柳營,軍紀嚴明。這里借指騎兵合圍時的嚴整。
簪筆:古代近臣插筆于冠,以便隨時記錄。這里指侍臣們寫詩。
賦長楊:西漢司馬相如曾作《長楊賦》。
壯圖:宏大的抱負。
神武:指帝王的英明威武。
凜:敬畏。
此詩是作者經過圣祖仁皇帝圍場時所作,遙和明惺齋奉使查邊舊作。清朝皇帝有圍場狩獵的傳統,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也是一種軍事訓練和對邊疆的威懾。圣祖仁皇帝在位時,多次舉行圍場狩獵,展現出強大的國力和帝王的威嚴。作者在經過圍場時,回憶起當年的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圣祖仁皇帝的神武和當年的壯舉。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氣勢雄渾。在文學史上雖無特別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人們對帝王的尊崇。
古硯蟾蜍滴,文屏薤葉書。世間多倚伏,休嘆橐中虛。
江河飛白草飛青,聯車載酒行。人在畫圖詩在夢,若個肯先醒?偶添新雨兩三程,珠光觸眼生。不辨穹廬何處醉,所記只曾經。
夜投官舍鼓逢逢,雨急風喧夢作江。怪得蕭然世俗慮,主人高致在軒窗。
范子侯門客,英英志不群。束書來別我,仗劍去從軍。夜醉湘江月,朝吟蜀道云。安邊應有策,行見立奇勛。
萯陽宮中漏未央,熒熒初月麗初妝。此時秦女喚梳沐,此際淚濕羅衣裳。邯鄲倡姬秦國母,秦王相國邯鄲賈。邯鄲大賈秦仲父,仲父舍人秦假父。可憐君王才十五。秦女賤,趙女驕,寄生蔦蘿出松標。耐向民間擊土缶,難同貴邸伴吹簫。
琉璃硯匣鎮隨身,墨愛君房古色新。王勃三升頻飲我,青蓮百首每催人。初來往往春蔥破,久立時時翠黛顰。日用一螺殊未足,不曾渴筆致卿嗔。
塞北時聞鐵馬嘶,薊門霜柳漸凄凄。天邊野燒連烽火,城下寒砧雜鼓鼙。陰磧草荒狐隊出,平原風急雁行低。尊前不見悲歌客,易水東流何日西。
大節元無玷,中心本不欺。排奸力扛鼎,憂國鬢成絲。方喜三旌召,俄興一鑒悲。西風吹淚眼,夫豈哭吾私。睿主龍飛日,如公舊學臣。忠言關國計,清節映廷紳。歲月身多外,江湖澤在民。當年遺直嘆,千古更如新。
兔園夾池水。修竹復檀欒。不如黃山苑。儲胥與露寒。邐迤傍無界。岑崟郁上干。上干入翠微。下趾連長薄。芳露浸紫莖。秋風搖素萼。雁起宵未央。云間月將落。照梁桂兮影徘徊。承露盤兮光照灼。壽陵之街走狐兔。金卮玉碗會銷鑠。愿奉蒲萄花。為君實羽爵。
空囊羞澀莫為歡,漫道明霞高可餐。卻羨當年杜工部,猶然留得一錢看。
昔年十四五,意氣無與比。富貴不關心,功名何物是。經過紫陌場,被服紈與綺。清陽既婉如,俠烈性復爾。陽春二三月,游戲出都市。臂鷹草澤中,調馬垂楊里。黃金結壯士,白璧投媚子。行樂苦不足,明歲復如是。二十始學書,三冬足文史。來觀上國光,幸免下流恥。被酒干人事,賦詩良自喜。未覺世途艱,安見流光駛。蹉跎及茲辰,弱齡逼強仕。心長發奈短,素絲漸垂耳。覽鏡非舊容,逢人羞問齒。芳時不再至,壯心詎能已。明當攜少年,射獵西山址。
紫煙融日敞空山,獨對群峰啟笑顏。白雉尚遲束越使,青牛應未出涵關。馬圖夢溯羲皇上,蠹竹羞稱賈鄭間。唯有東風解如意,溪頭相別又知還。
春生薜荔翠交加,高捲湘簾覽物華。一曲溪流堪濯錦,有時流出武陵花。
遠勞仙館客,相勉寄詩來。豈有口更嘆,兼無心可灰。貧資閑壽命,吟助道梯媒。信拙過朝暮,除能泥酒杯。
語到安排便不符,人間空自費錘爐。蝶穿花草春光滿,魚戲江湖月影孤。廊廟簫韶終自別,仙家煙火本來無。阿誰一笑回風雅,不落陶韋及李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