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
共工發怒亦徒然,
煉石忙忙女補天。
既用斷鰲并立極,
此峰何不立當先。
共工發怒亦徒然,
煉石忙忙女補天。
既用斷鰲并立極,
此峰何不立當先。
共工發怒想撞毀天地也只是徒勞,女媧匆忙煉石來修補蒼天。既然女媧用斷鰲的四足來支撐天地,這座天柱峰為何不率先挺立起來承擔這一重任呢?
共工: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傳說他與顓頊爭奪天帝之位,發怒撞向不周山,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煉石忙忙女補天: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神話故事。
斷鰲:傳說女媧斬斷大鰲的四足,用來支撐天地的四角。
立極:建立四極,即支撐天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運用神話典故來看,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對傳統文化、神話傳說較為關注和推崇的時代或環境,可能是在游覽天柱峰時,由眼前之景聯想到神話傳說,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神話傳說為題材,通過對天柱峰的疑問,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考視角。詩中運用神話故事,增添了奇幻色彩,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事物價值和責任的思考,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啟發性。
渠本宣州人,生緣在寧國。 前不尊釋迦,后不敬彌勒。 家貧無飯噇,出家去投佛。 行腳走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參臨濟禪,便作白拈賊。 眼里有瞳人,肚中無點墨。 還如破阿師,說得行不得。
碧洞青崖著雨,紅泉白石生寒。朅來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 絕壑偏宜疊鼓,夕陽休喚歸鞍。茲游未必勝驂鸞。聊作湖南公案。
山為驪龍盤,谷作驪龍腮。 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 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出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銀鉤慣學君王帖,寶軫頻聽淑女琴。 更與六宮循節儉,釵頭不綴辟寒金。
木鐸揚寬詔,云翹舞化風。 垂衣金殿里,圣德與天通。
繞臂長生縷,無非柘館絲。 還因袗絺绤,深念葛覃詩。
於穆清廟,明禋是躬。 卿士駿奔,助我肅雝。 灌鬯已事,精誠交通。 卻立以思,僾然其恭。
寒食無朝謁,閒攜載酒車。 燧青宮蠟火,雨白野棠花。 舊友頻游處,荒阡一酹賒。 傳聞有仙筆,麗句落僧家。
草木有麟鳳,眾只發等流。 終然浪題品,麟鳳自知不。
朝隨初日上煙沙,極望淮南不見涯。 今日江東寒食節,李閒桃李自開花。
凝華浮藻五云間,下壓凌虛萬象閑。 湖水際天天欲盡,落霞照出洞庭山。
謾道龍蛇起陸,笑看雞犬能仙。 多少江湖奇事,等閑風雨驚眠。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許時無暇出城來,漫盡溪橋是綠苔。 寄語山中舊猿鶴,紫薇花欲為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