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端午
滿城簫鼓競□花。今歲數誰家。續命鬢邊綠縷,照人窗下榴花。
蒲觴吊屈,癡兒呆女,盡也由它。誰放瀟湘恨水,年年流遍天涯。
滿城簫鼓競□花。今歲數誰家。續命鬢邊綠縷,照人窗下榴花。
蒲觴吊屈,癡兒呆女,盡也由它。誰放瀟湘恨水,年年流遍天涯。
滿城都回蕩著簫鼓之聲,人們爭著去看競渡之花。今年不知誰家能奪冠。女子鬢邊插著續命的綠縷,窗前的石榴花光彩照人。人們喝著菖蒲酒來憑吊屈原,那些癡男怨女的行為,也隨他們去吧。是誰讓那飽含著瀟湘之恨的江水,年年都流遍天涯呢?
競□花:此處可能為競渡之花,指賽龍舟等端午活動。
續命綠縷:端午習俗,婦女會在鬢邊插戴綠縷以求續命。
蒲觴:菖蒲酒,端午飲用以辟邪。
瀟湘恨水:指屈原投江處的江水,飽含著屈原的怨恨。
端午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的節日。作者可能在端午時看到人們過節的場景,聯想到屈原的遭遇。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可能更多注重節日的形式,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內涵,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端午節日,表達對屈原的追思和對世人的感慨。其特點是將節日的熱鬧與深沉的情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大作,但也反映了端午文化及文人的情思。
夜行將落月,寒看欲曙天。事拋離岸后,心系放舟前。暝色攻衫薄,繁霜滴纜圓。此中辛苦意,專為送流年。
筆下山嵐常聳秀,胸中丘壑自逶遲。幾番佳什先人到,何日芳樽對客移。詩格謹嚴師杜甫,道心純壹敩程頤。丹青神妙君探得,深感瓊瑤割贈時。
病來病去無聊賴,及至除根病轉多。事久多變,年老成魔。看它此去又如何。
渭入秦宮古,褒分蜀道難。泉聲春雨后,月色曉程寒。蠶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從來稱召杜,民俗在君安。
卜云林兮棲真。結靈茅兮遠濱。迥與太初為鄰。離世遺物絕塵。魚鳥自來親人。
未知今夕是何年,疫起沙斯太突然。欲治欲防焉措手,覓方覓藥待窮源。巷談百姓色皆變,策決中樞事亦難。人類有時真渺小,無端懵懂失安全。
病眼真州兩日船,白頭東坐馬鞍眠。平生誰遣山林腳,老去天還鳳鳥緣。夢寐尋常頻萬里,心交三百幾同年。春江欲采香蘋去,與共明朝別酒傳。
忽覺空階下,涼飆到葉聲。似乘殘雨入,時喚一蟲鳴。楚曲青蘭怨,吳衫白苧輕。所思千萬里,蕭颯最關情。
說理談真面紫宸,鵝湖大義枉勞神。由來佛性難名邈,爭似君王默契親。
漢宮乍出慵梳掠。關月冷、玉沙飛幕。龍香撥重春蔥弱。一曲哀弦謾托。君恩厚、空憐命薄。青冢遠、幾番花落。丹青自是難描摸。不是當時畫錯。
一天煙靄何方雨,滿徑簩□昨夜風。中有高人呼不出,早鶯飛處月朣朣。
你一鑊頭我一鍬,熊熊篝火照天燒。朔風自冷人方熱,河底漸低岸更高。千古荒原多隱沼,一干神禹戰通宵。縮將冬夜成俄頃,鬢發須眉雪欲飄。三山五岳英雄聚,雪地冰天晝夜忙。無數紅旗飄四外,一堆篝火照中央。田橫五百乒乓隊,孫武三千紡織娘。到了沙場齊吶喊,大刀闊斧短長槍。
黃葉三秋后,青煙一脈中。天寒蟲蟄雨,江闊鯉魚風。鶴瘦行藏勁,鷗閒飲啄工。舟迂迷去處,小立問漁翁。
蝶隱蜂藏寂眾芳,一枝寥落小溪傍。林逋仙去無知己,明月清風自主張。洗盡鉛華見玉肌,可人風味半開時。膽瓶誰汲寒溪水,帶月和煙簪一枝。沙岸縈回一水通,補陀仙子靜相逢。縞衣不染人間色,寂寞清香度曉風。
青樓宴,靚女薦瑤杯。一曲白云江月滿,際天拖練夜潮來。人物誤瑤臺。醺醺酒,拂拂上雙腮。媚臉已非朱淡粉,香紅全勝雪籠梅。標格外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