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
絕頂登臨興未窮,
笙鐘萬壑動春風。
隔江山色青如黛,
畫有齊煙幾點中。
絕頂登臨興未窮,
笙鐘萬壑動春風。
隔江山色青如黛,
畫有齊煙幾點中。
登上虞山的頂峰,興致依然未盡;萬千山谷間似有笙鐘齊鳴,與春風共舞。隔著江水,對岸的山色青黑如美人的眉黛;這景色,仿佛是齊煙九點圖中的幾點青煙。
絕頂:山的最高處。
興未窮:興致還未消散。
笙鐘:泛指樂器聲,此處形容山間回蕩的自然聲響。
萬壑:眾多的山谷。
青如黛:青黑色,古代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此處形容山色深青。
齊煙幾點:化用唐代李賀《夢天》中“遙望齊州九點煙”句意,指遠處的山影如幾點青煙。
虞山為江蘇常熟名山,此詩或為詩人春日登臨虞山絕頂時所作。詩中“笙鐘萬壑動春風”“隔江山色”等句,可見詩人對自然聲響與色彩的敏銳捕捉,當是乘興而作的即興之筆。
全詩以登臨為線索,由“興未窮”的游興起筆,繼以視聽結合的手法描繪山間春景,尾句化用典故收束,將實景與想象融合,簡潔生動地展現了虞山的靈秀與詩人的游賞之樂。
梅華驛路送征驂,詩思離情兩不堪。宦跡幾曾經海畔,花時何忍別江南。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觴勸客酣。一種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賦未曾諳。
新開學舍枕江干,白袷青衿玉佩珊。問字我慚一日長,研經君耐九秋寒。南徐文物推人藪,北固江聲走筆瀾。一語臨歧須記取,科名容易立身難。
群山壁立水安流,風俗敦龐愛潤州。比戶詩書研午夜,萬家機杼織新秋。煙花不染維揚習,金粉終為白下羞。此去清河三百里,歲民無恙有傳郵。
我愛韓亭好,文公像逼真。音容雖已往,英概恍如新。
我愛韓亭好,天遙眼界寬。引觴延勝友,笑語出云端。
我愛韓亭好,霜空宿藹收。望中江入海,應有濟川舟。
瓊樓高矗,剛對西山,是神仙新筑。黃云凝布飄冷絮,失卻遙嵐蒼綠。疏欞齊展,試憑眺、花生雙目。正萬家、凍合魚鱗,阻斷畫輪朱轂。
開尊滿座貂檐,有敝裘羈客,同瀉醽醇。深宵倚檻貪勝賞,微月流光交燭。不禁寒重,更借暖、熏爐紅玉。趁醉眠、夢到江南,梅下小窗茶熟。
廬山游不盡,況乃畫廬山。若問廬山意,廬山在此間。
一口吸西江,吐向剡溪紙。坌涌不可收,一筆一千里。
黃河天上來,一線落平地。俗手畫波濤,妙手畫其氣。
斫劍一悲歌,時艱喚奈何。
潮流翻世局,鐵血繡山河。
擾擾群生苦,茫茫新鬼多。
人權天所付,能戰始能和。
里社追游每拍肩,投簪又是入新年。
移家幸有琴書共,卜筑欣看樹石連。
不守庚申緣道在,偶占甲子得春偏。
始知上界多官府,今向人間見斥仙。
自不能知,何事兩眉常皺。依稀只是,無計支長晝。
烏幾憑暖,空妒雙煙金獸。愁城無縫,密于鴛甃。
欲浣離腸,不信有、消愁酒。別時略記,是歡儂共瘦。
含淚無言,指與酸心梅豆。驚心又到,那時時候。
竹窗聽雨自安眠,
不道驚湍近屋前。
省得去年桃葉渡,
水痕只到樹傍邊。
琳宮仙老鬢雖霜,
不厭山頭石徑長。
杖履更為他日約,
姓名聊記舊碑旁。
陴足情尤重,同懷予二人。
流光六十載,別后卅余春。
瘴海憐今日,衰年異壯辰。
相期歸計早,無用苦家貧。
疋馬西來臘月馀,
揚鞭崎嶺又通衢。
丹楓夾道行人度,
只少梅花似大庾。
吏退庭空一徑深,
交柯密葉布繁陰。
婆娑誰識先生意,
恐負當時庇物心。
孤塔平懸郭,危樓上切云。誰過朱亥市,復祀信陵君。
北檄傳雞羽,南天阻雁群。杞憂吾曷敢,時事未應聞。
屢下勤王詔,諸軍自養癰。犒師劫行旅,積庾困輸供。
張鎬援何后,思明計已窮。空傳裘帶略,息甲久山東。
樽前十日相逢九,一夕分攜。
人隔橋西。花不分明月又低。
偏生玉漏殘宵永,啞殺鳴雞。
囑咐深棲。錦燭濃香索性啼。
六街堀堁夢才醒,草色何妨滿戶庭。
洛下憶曾修禊事,淹中悵未了遺經。
當簾山月鉤簾見,傍枕春潮轉枕聽。
此是城南招隱處,新詩暇日上重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