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樊口三首
一霎重為退谷游,扁舟一葉浪如舟。人生百歲渾如許,借問都來幾白頭。
小回中入大回中,激水那堪括面風。退谷未堙聱叟笑,釣臺寧是不英雄。
長安當日碎樊山,聞說孫郎鑿峴還。舴艋架虛掀舞甚,可堪破舶問前灣。
一霎重為退谷游,扁舟一葉浪如舟。人生百歲渾如許,借問都來幾白頭。
小回中入大回中,激水那堪括面風。退谷未堙聱叟笑,釣臺寧是不英雄。
長安當日碎樊山,聞說孫郎鑿峴還。舴艋架虛掀舞甚,可堪破舶問前灣。
第一首:片刻間再次到退谷游覽,乘一葉扁舟在浪中前行。人生百年不過如此,試問能有幾人到白頭?第二首:從水灣小回進入大回,急流中哪能承受迎面狂風。退谷未被埋沒,孤傲老者含笑,垂釣臺上的人難道不算英雄?第三首:當年長安事影響樊山,聽說孫權曾鑿峴山返回。小船在空闊水面顛簸劇烈,哪能經得起破船去探前灣?
退谷:地名,具體位置待考,當為樊口附近勝景。
扁舟:小船,形容船小而輕。
渾如許:全像這樣,指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
小回、大回:可能指長江流經樊口時形成的大小水灣。
括面風:迎面而來的強風,“括”有“刮”意。
堙(yīn):埋沒,堵塞。
聱(áo)叟:性格孤傲、言語鯁直的老人。
釣臺:隱士垂釣的地方,代指隱逸生活。
舴艋(zé měng):輕便的小船。
架虛:指船行于空闊的水面,如架于虛空。
破舶:破損的船只。
此詩為宋代詩人張耒任黃州通判期間所作。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為長江沿岸要地,張耒常游歷此地。詩中“退谷”“小回”“大回”等或為當地具體地名,創作背景當為其游覽時觸景生情,結合個人宦游經歷與歷史記憶而作。
《至樊口三首》以游覽樊口為線索,將自然景觀、人生感慨與歷史記憶熔于一爐。首章嘆人生短暫,次章寫行舟之險與隱逸之思,末章借歷史典故抒滄桑之感,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體現了張耒“平淡自然”的詩風特點。
折來初步東溪月。月溪東步初來折。香處是瑤芳。芳瑤是處香。 蘚花浮暈淺。淺暈浮花蘚。清對一枝瓶。瓶枝一對清。
淺紅綃透春裁剪。剪裁春透綃紅淺。機錦纖情絲。絲情纖錦機。 意深憑遠寄。寄遠憑深意。波渺勝愁多。多愁勝渺波。
皇州新景媚晴春。春晴媚景新。萬家明月醉風清。清風醉月明。 人游樂,樂游人。游人樂太平。御樓神圣喜都民。民都喜圣神。
點點花飛春恨淺。淺恨春飛花點點。鶯語似多情。情多似語鶯。 戀春增酒勸。勸酒增春戀。顰損翠蛾新。新蛾翠損顰。
石座雙峰古,云泉九曲深。寂寥疏鑿意,蕪沒歲時侵。 繞席流還壅,浮杯咽復沉。追懷王謝侶,更似會稽岑。 誰謂天池翼,相期宅畔吟。光輝輕尺璧,然諾重黃金。 幾醉東山妓,長懸北闕心。蕙蘭留雜佩,桃李想華簪。 閉閣余何事,鳴騶亦屢尋。軒裳遵往轍,風景憩中林。 橫吹多凄調,安歌送好音。初筵方側弁,故老忽沾襟。 盛世當弘濟,平生諒所欽。無能愧陳力,惆悵拂瑤琴。
登高悵望八公山,琪樹丹崖未可攀。 莫想陰符遇黃石,好將鴻寶駐朱顏。 浮生所欠只一死,塵世無繇拾九還。 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
八月奔濤,千尺崔嵬,砉然欲驚。似靈妃顧笑,神魚進舞;馮夷擊鼓,白馬來迎。伍相鴟夷,錢王羽箭,怒氣強于十萬兵。崢嶸甚,訝雪山中斷,銀漢西傾。 孤舟鐵笛風清,待萬里乘槎問客星。嘆鯨鯢未翦,戈船滿岸;蟾蜍正吐,歌管傾城。狎浪兒童,橫江士女,笑指漁翁一葉輕。誰知道,是觀潮枚叟,論水莊生。
沽酒南徐,聽夜雨、江聲千尺。記當年、阿童東下,佛貍深入。白面書生成底用?蕭郎裙屐偏輕敵。笑風流北府好談兵,參軍客。 人事改,寒云白。舊壘廢,神鴉集。盡沙沉浪洗,斷戈殘戟。落日樓船鳴鐵鎖,西風吹盡王侯宅。任黃蘆苦竹打寒潮,漁樵笛。
一尺過江山,萬點長淮樹。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風寒,落葉無朝暮。度樾與穿云,林黑行人顧。
霸越亡吳計已行,論功何物賞傾城? 西施亦有弓藏懼,不獨鴟夷變姓名。
我家白板扉,覆檐烏桕樹。 遠山若畫屏,頗適棲遲趣。 每憶七歲時,攤書未能句。 偷線作釣絲,頻遭鄰媼怒。 得魚輒放去,倒向萍汀臥。 夢一白髯翁,引行松下路。 教我學吟詩,茫不知其故。 攜手登高壇,失足遂驚寤。 此夢宛未散,長漸耽詞賦。 自謂口出云,人譏泥染絮。 今秋二十余,遠游桃葉渡。 遍訪眾騷壇,旗鼓各爭豎。 結社留小巫,氣索不敢赴。 孤舟若病馬,到家歲云暮。 相對婦攢眉,瓦瓶沽白墮。 醉吟長五言,書之掛蓬戶。 無佛處稱尊,一笑顏微破。
少小為儒不自強,如今懶復見侯王。覽鏡已知身漸老, 買山將作計偏長。荒涼鳥獸同三徑,撩亂琴書共一床。 猶有郎官來問疾,時人莫道我佯狂。
帶郭茅亭詩興饒,回看一曲倚危橋。門前山色能深淺, 壁上湖光自動搖。閑花散落填書帙,戲鳥低飛礙柳條。 向此隱來經幾載,如今已是漢家朝。
斗室何來豹腳蟻,殷如雷鼓聚如云。 無多一點英雄血,閑到衰年忍付君!
天造云雷,問誰是、中原豪杰。人盡道、青錢萬選,使君高節。自有胸中兵十萬,不須更事張儀舌。看千秋、金鏡一編書,心如鐵。天下利,君能說。天下病,君能切。要十分做滿,黑頭勛業。樂府新詩三百首,篇篇落紙揮冰雪。更醉來、鯨吸卷秋波,杯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