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棲石屋
一碧豁巖罅,仰窺如井深。
泉源太古雪,天氣四時陰。
紅日不能到,白云何處尋?
偶聞人語聚,滿谷答清音。
一碧豁巖罅,仰窺如井深。
泉源太古雪,天氣四時陰。
紅日不能到,白云何處尋?
偶聞人語聚,滿谷答清音。
一片碧綠的泉水從巖縫中奔涌而出,抬頭望去石屋如同深井般幽深。泉水源頭是遠古留存的積雪,這里四季都籠罩著陰涼的氣息。紅日照不到這幽暗的所在,白云又該到何處去尋覓?偶爾聽到有人聚集交談的聲音,整個山谷都回應著清脆的回響。
豁:開闊、奔涌。
巖罅(xià):巖石的裂縫。
窺(kuī):看、觀察。
太古:遠古,極早的年代。
清音:清脆的聲音,此處指山谷的回響。
此詩應為詩人游覽小云棲石屋時所作。小云棲石屋地處幽僻山巖,環境清冷深邃,詩人通過實地觀察,捕捉石屋獨特的自然特征,記錄下游覽時的直觀感受與心境。
全詩緊扣‘石屋’主題,從視覺(巖罅、井深、古雪)到聽覺(人語、清音),多維度描繪石屋幽寂之景,語言簡練而畫面感強,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小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
問潘郎兩鬢,更禁得、幾番秋。悵病骨臞臞,幽懷渺渺,短發颼颼。云邊一聲長笛,這風情、多屬趙家樓。敧枕困尋藥裹,薰衣慵訊香篝。悠悠。老矣復焉求。何止賦三休。念少日書癖,中年酒病,晚歲詩愁。已攀桂花作證,便從今、把筆一齊勾。只有煙霞痼疾,相陪風月交游。
禹穴元從一罅通,禹陵元在亂山中。飲泉窆石皆如此,誤卻東游太史公。
當年知我者,數子在嘉禾。復有而甥舅,相將倚嘯歌。自歸窮海上,無復故人過。汝愛沉香浦,來游奈別何。
孤山佳處著茅廬,飽看云煙自卷舒。莫向淮南戀戎幕,松關恐有絕交書。
柏院淹留憐錦席,水亭移酌笑言同。當階草色含新雨,出樹蟬聲曳遠風。三伏客行思道苦,萬方民瘼感時窮。相期報主還今日,攬轡看君振玉驄。
世事功名不足論,好乘年少入真門。渾如一夢莊仙蝶,況是千年柱史文。須向黃庭分內外,不交周易秘乾坤。他年陵谷還遷變,家住蓬瀛我尚存。
種菊東籬下,芳叢經雨生。膏粱不可食,日夕待餐?。
東風吹綠映霞杯,喜傍芳叢綺席開。人自三朝歌壽考,官從五馬賦歸來。冠裳郡國賓筵重,蘭樹階庭世澤培。子婿更看兼玉潤,丈人安坐進春醅。
巫女朝朝艷,楊妃夜夜嬌。行云無力困纖腰。媚眼暈春潮。阿母梳云髻,檀郎整翠翹。起來羅襪步蘭苕。一餉又魂銷。
幾間茅屋楝花村,鶴發先生教子孫。一代書成猶秘枕,三竿日出始開門。鶯啼曉樹窗中見,自寫新詩石上翻。我亦行吟憔悴者,逢人偏厭說開元。
柳下鶯煩耳,花間露濕襟。相思還似繡花針。錐罷愁腸又刺這顆心。不敢人前訴,偷偷月下吟。銀簪刻字舍邊林。記下今生最苦是當今。
冠履何年墮世塵,先生元是謫仙人。春云彩筆驚飛燕,暮雨滄江泣石麟。牢落清名元不歿,衰遲大雅竟難陳。翛然我亦狂吟客,思殺風流賀季真。
蠻煙漁火接鯨波,樹樹花枝處處歌。況是天涯好行樂,莫教憔悴鬢霜多。
城外河流白練長,城中萬戶共秋光。秋來偏作還家夢,河水東流到故鄉。
啖葉勢未已,謀生意何愚。但知厭其腹,寧知用其軀。恩深報必厚,功高禍與俱。物理固若此,感嘆將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