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落葉敬步御制原韻 其三
瞥眼驚看節序殊
流光那得住斯須
已傷茂苑差池隕
旋感深林次第無
力怯云衢甘委壑
巢憐風影泣棲烏
枝頭未盡蒼黃色
慘淡馀榮尚守株
瞥眼驚看節序殊
流光那得住斯須
已傷茂苑差池隕
旋感深林次第無
力怯云衢甘委壑
巢憐風影泣棲烏
枝頭未盡蒼黃色
慘淡馀榮尚守株
轉眼驚覺季節已然變換,時光流逝哪能停留片刻。已為茂密園林中參差墜落的落葉感傷,又感嘆深林中的葉子正依次凋盡。無力飛向高天,甘愿委身溝壑;風動樹影,可憐巢中棲烏哀鳴。枝頭還留著未全褪的蒼黃,那殘敗的余色仍守著空枝。
節序殊:季節更替,景象不同。
流光:流逝的時光。
斯須:片刻,一會兒。
茂苑:指草木豐茂的園林。
差池:參差不齊的樣子。
隕:墜落。
次第:依次,一個接一個。
云衢:高空,云間。
委壑:委身于溝壑,指落葉落入山谷。
馀榮:指殘留的花葉,此處指未落盡的枯葉。
守株:原指守著樹樁,此處指枯葉仍掛枝頭。
此詩為和詩(“敬步御制原韻”),當創作于清代,作者應和帝王以落葉為題的原作。時值秋深,落葉凋零觸發詩人對季節更替、時光流逝的敏感,故借落葉之景抒懷,暗含文人對自然規律與生命代謝的哲思。
全詩以落葉為核心意象,通過細膩的場景描繪與情感鋪陳,展現秋日凋零之景,抒發時光易逝、生命衰殘的感慨。作為和詩,既貼合原韻,又以個人視角深化了落葉主題的情感層次,語言凝練,意境蒼涼。
夜盡夢初驚,紗窗早霧明。
曉妝脂粉薄,春服綺羅輕。
妾有今朝恨,君無舊日情。
愁來理弦管,皆是斷腸聲。
志士固不羈,與道常周旋。進則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東府召,執簡南臺先。雄義每特立,犯顏豈圖全。
謫居東南遠,逸氣吟芳荃。適會寥廓趣,清波更夤緣。
扁舟入五湖,發纜洞庭前。浩蕩臨海曲,迢遙濟江壖。
征奇忽忘返,遇興將彌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漁父賢。
郡臨新安渚,佳賞此城偏。日夕對層岫,云霞映晴川。
閑居戀秋色,偃臥含貞堅。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遷。
君其振羽翮,歲晏將沖天。
南國久蕪漫,我來空郁陶。
君看章華宮,處處生黃蒿。
但見陵與谷,豈知賢與豪。
精魂托古木,寶玉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隨晚濤。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問,此心徒自勞。
獨余湘水上,千載聞離騷。
請君留楚調,聽我吟燕歌。
家在遼水頭,邊風意氣多。
出身為漢將,正值戎未和。
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余戰,封侯竟蹉跎。
歸來灞陵下,故舊無相過。
雄劍委塵匣,空門垂雀羅。
玉簪還趙女,寶瑟付齊娥。
昔日不為樂,時哉今奈何。
扶蘇秦帝子,舉代稱其賢。
百萬猶在握,可爭天下權。
束身就一劍,壯志皆棄捐。
塞下有遺跡,千齡人共傳。
疏蕪盡荒草,寂歷空寒煙。
到此盡垂淚,非我獨潸然。
奉義朝中國,殊恩及遠臣。
鄉心遙渡海,客路再經春。
落日誰同望,孤舟獨可親。
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禮樂夷風變,衣冠漢制新。
青云已干呂,知汝重來賓。
松柏亂巖口,山西微徑通。
天開一峰見,宮闕生虛空。
正殿倚霞壁,千樓標石叢。
夜來猿鳥靜,鐘梵響云中。
岑翠映湖月,泉聲亂溪風。
心超諸境外,了與懸解同。
明發唯改視,朝日長崖東。
湖色濃蕩漾,海光漸曈朦。
葛仙跡尚在,許氏道猶崇。
獨往古來事,幽懷期二公。
楚客西上書,十年不得意。
平生相知者,晚節心各異。
長揖五侯門,拂衣謝中貴。
丈夫多別離,各有四方事。
拔劍因高歌,蕭蕭北風至。
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
努力強加餐,當年莫相棄。
艤棹乘早潮,潮來如風雨。
樟臺忽已隱,界峰莫及睹。
崩騰心為失,浩蕩目無主。
豗cI浪始聞,漾漾入魚浦。
云景共澄霽,江山相吞吐。
偉哉造化工,此事從終古。
流沫誠足誡,商歌調易若。
頗因忠信全,客心猶栩栩。
退無偃息資,進無當代策。
冉冉時將暮,坐為周南客。
前登闕塞門,永眺伊城陌。
長川黯已空,千里寒氣白。
家本渭水西,異日同所適。
秉志師禽尚,微言祖莊易。
一辭林壑間,共系風塵役。
交朋忽先進,天道何紛劇。
豈念嘉遁時,依依偶沮溺。
夜來三渚風,晨過臨淮島。
湖中海氣白,城上楚云早。
鱗鱗魚浦帆,漭漭蘆洲草。
川路日浩蕩,惄焉心如搗。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
范子名屢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難道。
忽來枝上囀,還似谷中聲。
乍使香閨靜,偏傷遠客情。
間關難辨處,斷續若頻驚。
玉勒留將久,青樓夢不成。
千門候曉發,萬井報春生。
徒有知音賞,慚非皋鶴鳴。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鮮。
聊為高秋酌,復此清夜弦。
晤語方獲志,棲心亦彌年。
尚言興未逸,更理逍遙篇。
墨客鐘張侶,材高吳越珍。
千門來謁帝,駟馬去榮親。
吏邑沿清洛,鄉山指白蘋。
歸期應不遠,當及未央春。
行吏到西華,乃觀三峰壯。
削成元氣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飛動色,不知青冥狀。
巨靈安在哉,厥跡猶可望。
方此顧行旅,末由飭仙裝。
蔥蘢記星壇,明滅數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
敢投歸山吟,霞徑一相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