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韓子師雪中二首 其一
九門疊璧耀朝暾,不比千燈作上元。
天與蕊珠開漢殿,人將冰玉奉堯樽。
寒威已覺邊聲靜,春意都隨詔語溫。
夜入蔡州飛將在,肯容敵騎妄稱尊。
九門疊璧耀朝暾,不比千燈作上元。
天與蕊珠開漢殿,人將冰玉奉堯樽。
寒威已覺邊聲靜,春意都隨詔語溫。
夜入蔡州飛將在,肯容敵騎妄稱尊。
九座城門如疊玉在朝陽下閃耀,不似千燈萬盞裝點的上元燈節。上天降下蕊珠般的雪花妝點宮殿,臣子捧冰玉般酒樽敬奉帝王。嚴寒讓邊塞的喧囂歸于寧靜,春意隨皇帝詔書溫暖人心。如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猛將仍在,豈容敵寇妄自稱尊?
九門:古代宮城有九門,代指宮廷。
疊璧:形容積雪如重疊的玉璧。
朝暾(tūn):朝陽。
上元:元宵節。
蕊珠:指雪花,喻其晶瑩如珠。
漢殿:借指宋朝宮殿。
冰玉:形容酒清冽如冰玉。
堯樽:借指皇帝的酒樽,堯代指帝王。
邊聲:邊塞的戰報或聲音。
詔語:皇帝的詔書。
夜入蔡州:用典,指唐代李愬雪夜奇襲蔡州,平定吳元濟叛亂。
飛將:指英勇的將領。
此詩為南宋詩人與韓元吉(韓子師)的唱和之作,約作于孝宗時期。時宋金對峙,詩人借雪景描繪,反映對朝廷穩固、邊疆安寧的期望,亦通過酬唱表達對時局的樂觀態度。
詩以雪后宮闕之景起筆,繼寫邊塞寧靜與君恩溫暖,末用李愬典故彰示守將之勇,展現對國家安定的贊頌。語言工麗,用典自然,是南宋詠雪與時政結合的典型之作。
芝蘭在野兮,不以野而自傷。芝蘭在室兮,不以室而自慶。世服艾以盈腰兮,羌獨佩蘭以為常。寫操兮歌吾商,芳菲兮彌章。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喜是攀闌者,慚非負鼎賢。禁門聞曙漏,顧渚入晨煙。拜井孤城里,攜籠萬壑前。閑喧悲異趣,語默取同年。歷落驚相偶,衰羸猥見憐。詩書聞講誦,文雅接蘭荃。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綵箋。黑池流研水,徑石澀苔錢。何事親香案,無端狎釣船。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一別東林遠法師,十年滄海夢相思。黑貂已弊猶存舌,白社雖貧尚有詩。菰米云深鴻雁飽,梧桐月冷鳳凰饑。臺州若問狂司戶,張翰湖頭兩鬢絲。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葉落洞庭秋雨后,書來吳會莫云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
君隨春雨櫻花葬,夜息摩天青似漾。世界終時一轉身,風中有汝低低唱。
十日兒號不出房,殘梅猶在小瓶香。沈郎喚客煮湯餅,政恐匆匆未得嘗。九日狂陰一日晴,落花飛絮作清明。與君攜手南樓去,共聽長江月下聲。
破的雄鄉國,擔簦上帝京。路夷驤逸驥,天闊轉飛鯨。學就千人敵,名歸四海爭。莫言年少在,歲月易崢嶸。
八詠樓空月色饒,青衫憔悴沈郎腰。西風露白金盤冷,咫尺恩波下絳霄。
枯木寒巖亦未真,走盤珠子自精神。三餐煮籺一生事,屢歲齋僧幾萬人。鑄冶金容瞻氣象,圓通天眼悟根因。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應待再來身。
萬有皆成泡,惟情不可刪。蹉跎隨白發,勉強勸朱顏。世路邀君識,荒園伴我閑。應知疇昔意,說到總班班。
荒陬乏奇品,屑稌成膏糖。香分云子白,色轉鵝兒黃。堅膠凝鳳嘴,柔曲回羊腸。調劑或受和,佐饔先得嘗。仙洞出花蕊,頻斯來桂漿。刀圭不遺末,鼎鑊無留良。沃釜嗤季倫,戴帽嗟彥光。溫醇擬酥酪,皎潔逾冰霜。歲時具甘旨,秋穫豐茨梁。膠牙默自固,鼓腹歡欲狂。初煎火亦急,止沸湯再揚。流傳本鄉俗,取笑宜大方。盤餐幸茍足,珍名何敢當。美芹知野人,為君獻高堂。弄孫值元旦,敷筵佐稱觴。瓦礫合居后,珠玉矧在旁。陽春強答和,慚愧不成章。
一生冷暖說何益,此日浮沉避亦難。求餌千江終不怨,霜鋒未及水波寒。
三弄傳遺譜,誰當清夜吹。香飄丹桂子,聲裂翠筠枝。嗚咽星河動,悠揚風露悲。侵晨拂明鏡,綠鬢恐成絲。
雞鳴蛙噪皆禪意,蠅子透窗豈偶然。哭笑俱非緣底事,野鴨飛過碧云天。
飲水味吾易,秋江亦讓清。寒初身欲蟄,病后發重生。乞米親書帖,淹菹未滿罌。高天風露潔,庭菊晚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