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許涑文觀察擬諸將 其三
四海游談愿識韓
壯圖先見戰皋蘭
出塵軍略戈鋋老
絕塞風煙道路難
麾羽幕前遲謝艾
盤矛帳下渴陳安
匡時一疏扶清議
早晚天山看筑壇
四海游談愿識韓
壯圖先見戰皋蘭
出塵軍略戈鋋老
絕塞風煙道路難
麾羽幕前遲謝艾
盤矛帳下渴陳安
匡時一疏扶清議
早晚天山看筑壇
天下游說之士都渴望結識賢才,宏大的抱負先在皋蘭之戰中顯現。超凡的軍事謀略縱使兵器已老,邊塞的風煙更顯道路艱難。帳前如謝艾般的將領尚未到來,帳下渴望有陳安那樣的勇將。一篇匡時的奏疏能扶持公正輿論,不久將在天山筑壇拜將成就功勛。
識韓:典出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指希望結識賢者。
皋蘭:地名,今甘肅蘭州附近,古代為邊防要地。
戈鋋(chán):古代兵器,戈為橫刃,鋋為短矛。
謝艾:前涼名將,以少勝多擊敗后趙,此處代指卓越的將領。
陳安:西晉末隴右名將,善使長矛,勇猛過人,此處喻指驍勇的將才。
筑壇:古代筑壇拜將的儀式,象征任命重要將領。
此詩為和許涑文觀察《擬諸將》組詩的第三首,可能創作于清代中后期邊患頻仍之際。詩人通過和詩形式,借詠嘆歷代名將,表達對當下將領匡扶時世、安邊立功的期望。
全詩以‘識賢’起,以‘筑壇’結,既贊揚將領超凡的軍事才能與匡時之志,又通過用典與意象渲染,展現對其建立邊功的殷切期待,是一首兼具歷史厚重感與現實關切的詠將之作。
六月炎官收火傘,南薰盡洗煩蒸。十三蓂莢又爭青。問知陳仲舉,元是此時生。別駕功成清暇日,題輿尚帶屏星。黑頭非晚至公卿。且傾浮蟻酒,來聽祝龜齡。
監郡風流歡洽。
離亭餞落暉,臘酒減征衣。歲晚煙霞重,川寒云樹微。 戎裝千里至,舊路十年歸。還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飛。
聞道桃源堪避秦,尋幽數日不逢人。煙霞洞里無雞犬, 風雨林中有鬼神。黃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醉臥白云閑入夢,不知何物是吾身。
武皇開宴影娥池,侍宴阿嬌新寵時。 金屋春深扶醉起,鸞鳴花底日遲遲。
寒生玉壺,香燼金爐,晚來庭院景消疏,閑愁萬縷。胡蝶歸夢迷溪路,子規叫月啼芳樹,玉人垂淚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路悠悠。鈿箏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水榭風微玉枕涼。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煙雨罩鴛鴦。 紅蓼渡頭青嶂遠,綠萍波上白鷗雙。淋浪淡墨水云鄉。
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 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兩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發。 萬事不理醉復醒,長占煙波弄明月。
梅妒晨妝雪妒輕。遠山依約學眉青。樽前無復歌金縷,夢覺空余月滿林。 魚與雁,兩浮沈。淺顰微笑總關心。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春風一夜深。
杖頭挑得布囊行。活計有誰爭。不肯侯家五鼎,碧澗一杯羹。 溪上月,嶺頭云。不勞耕。甕中春色,枕上華胥,便是長生。
北岫巉巉敞佛居,詩翁安隱類逃虛。 平生節行清無玷,到老精神健有余。 門俯清江軒掛月,晝吟佳景夜觀書。 黃山俗客嗟官縛,不得梯云款凈盧。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夜來雨橫與風狂,斷送西園滿地香。曉來蜂蝶空游蕩。苦難尋紅錦妝,問東君歸計何忙!盡叫得鵑聲碎,卻教人空斷腸。漫勞動送客垂楊。
自由仙,對西風籬下醉金船。葛巾漉酒從吾愿,富貴由天。與淵明和一篇, 君休羨,省部選烏臺薦。好覷桐江釣叟,萬古名傳。 自由仙,據胡床閑坐老梅邊。彤云變態時舒卷,改盡山川。嘆藍關馬不前, 君休羨,八位轉朝金殿。恰便似新晴雪霽,流水依然。 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紗。逃禪老筆應難畫,別樣清佳。據胡床再看咱, 山妻罵:為甚情牽掛?大都來梅花是我,我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