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少華提學桃源韻
嚴程聊弭節,高興欲窮源。
秦晉人何在,江山跡故存。
風聲浮遠嶼,月色遍荒村。
覽勝多奇思,摛詞數百言。
名繇秦代后,地俯鼎江偏。
桃樹還彌望,人家自力田。
茹芝懷綺老,飛笛仿回仙。
山徑多豺虎,愁聞更幾年。
嚴程聊弭節,高興欲窮源。
秦晉人何在,江山跡故存。
風聲浮遠嶼,月色遍荒村。
覽勝多奇思,摛詞數百言。
名繇秦代后,地俯鼎江偏。
桃樹還彌望,人家自力田。
茹芝懷綺老,飛笛仿回仙。
山徑多豺虎,愁聞更幾年。
緊迫的行程暫且停車緩行,興致高昂想要探尋桃源源頭。秦晉時期的避世之人今在何處?江山之間仍留存著他們的遺跡。風聲在遠處的島嶼上浮動,月光遍灑荒涼的村落。游覽勝景引發許多奇思妙想,鋪陳辭藻寫下數百言詩章。此地名聲起于秦代之后,位置俯瞰鼎江偏遠處。桃樹依然延綿望去,農家各自勤力耕田。采食靈芝懷念綺里季等隱士,吹奏長笛效仿回仙呂洞賓。山間小徑多有豺狼虎豹,愁聽這些叫聲又過了幾年。
弭節:停車緩行。
窮源:探尋源頭,此處指尋找桃花源。
秦晉人:借指《桃花源記》中避亂的秦人,其后代延續至晉。
摛詞:鋪陳文辭,指寫詩。
茹芝:采食靈芝,代指隱逸生活。
綺老:指商山四皓中的綺里季,代指古代隱士。
回仙:指呂洞賓,號回道人,傳說中的仙人。
此詩為和詩(次韻),少華提學或為作者友人。桃源即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原型地,作者或在公務(嚴程)途中經此,觸景生情,借和韻之機抒發對歷史遺跡的追思,以及對現實民生、山險的關切。
全詩以游桃源為線索,由尋源起興,追懷秦晉隱士,結合眼前荒村、耕織之景,融隱逸之思與現實之憂,語言質樸,情感深沉,展現了對歷史與現實的雙重觀照。
清時解組雪盈頭,歸去家山正值秋。黃葉西風添逸興,殘蟬疏雨送行舟。籬邊舊業存松菊,江上新盟狎鷺鷗。從此夢回云路遠,林泉杖屨縱遨游。
我昔為童兒,登高而作賦。我今發如霜,青山但如故。
休放醉。體放醉。想賢豈敢,對他官員恁地。□修行、上士無爭,實無心醉你。休恣意。休恣意。省可貪杯,早崇善事。把性命、下手完全,做神仙活計。
果熟冰盤進御黃,秘殿揮毫對日長。元臣補袞應無闕,新賜宮衣自上方。
嘗聞古人說:正直神不欺。忠義恒獨守,堅貞每自持。效官已十載,理劇猶未期。獄聽除苛慘,刑章息滯疑。豈得保世業,諒以答明時。顧無白玉玷,忽負蒼蠅詩。扃錮非所恥,幽冤誰為辭!楚囚應積□,秦系亦銜悲。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茲。流靈自蕪漫,芳草獨葳蕤。日月行無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喪,州縣豈心期?助思紛何在,清神悵不怡。自憐暗成事,感嘆興此詞。
淚珠彈冷。漬滿香腮粉。侵曉紅薇勻露潤。春過日長人困。金鞭易別家山。銀釭長識離顏。不睡猧兒心暖,有情月子眉彎。
欲致芙蕖水面風,規規培植興無窮。曾陪青草軒窗外,忽幻紅衣鼎鑊中。香色未饒春富貴,本根元抱玉玲瓏。誤承老柏垂清蔭,拔地參天趣亦同。
帝憶廬山萬玉妃,狂風浩蕩喚春歸。繁華過眼一朝盡,惟有珍禽無數飛。
此日河邊柳,蕭蕭已過秋。如何對離別,還復有歌謳。山色連波動,云光入樹浮。肯令悃愊吏,卒歲但優游。
江水滔滔流恨長,交親十載頓云亡。空村煙雨豺狼滿,老圃風霜松菊荒。漉酒陶巾猶在手,招魂楚些惡成章。論交不使逢知己,敝帚千金祗自傷。白發山翁最好文,昨朝杯酒死生分。可憐耆舊多新鬼,未必臣民負圣君。鶴語謾傳遼海樹,龍文長想碭山云。扶危實藉英雄士,馬上相期早策勛。
向若官為家,生計了不植。歸來無所棲,南鄰聊以即。半間晝延賓,半間夜燕息。祖先無祠宇,言念傷胸臆。置主室之隅,一過一惻惻。幾欲謀構樹,踟躕烏能亟。謀身拙似鳩,勿謂將謀國。
知是淮東宿將家,剩傳英譽滿京華。素書妙指傳黃石,紫綬佳祥見赤蛇。武隊曉屯新細柳,戎衣秋展舊團花。太平未可全忘戰,珍重夔州磧上沙。
暢好山光夾道迎,盈盈九水眼波明。岡巒回望南龍口,此是游山第一程。
鄖嶺春初雪不殘,柳江風物已堪觀。莫言嶺表無他寄,蕉實能黃荔子丹。
西陵夢逐晚來風,淡淡春愁托遠鴻。莫謂桃花真得氣,粉脂香褪雨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