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邸報二首
大漠煙塵靜,三公計畫奇。定安唐廟貌,行復漢官儀。捷奏騰千里,除書滿四維。自然禽頡利,蚤晚贊無為。
世味刀頭蜜,人情屋上烏。榮華葉子格,升黜選仙圖。豺祭知生獸,蛇銜欲報珠。不將魂夢到,反是憶莼鱸。
大漠煙塵靜,三公計畫奇。定安唐廟貌,行復漢官儀。捷奏騰千里,除書滿四維。自然禽頡利,蚤晚贊無為。
世味刀頭蜜,人情屋上烏。榮華葉子格,升黜選仙圖。豺祭知生獸,蛇銜欲報珠。不將魂夢到,反是憶莼鱸。
大漠邊疆的戰火已經平息,三公的計謀策略堪稱奇絕。穩定了唐室宗廟的威嚴,即將恢復漢室的官制禮儀。捷報從千里之外紛至沓來,任命官員的文書遍布四方。自然能夠擒獲如頡利般的敵首,不久就能輔佐君主實現無為而治。世情如同刀頭之蜜(甜中藏險),人情好似屋上之烏(盲目偏愛)。榮華不過如葉子格戲般虛幻,升遷貶黜就像選仙圖游戲無常。豺獸捕獵陳列如祭可見其性,蛇銜寶珠欲報恩情亦有義舉。我不再讓這些世俗之事入夢,反而更加思念家鄉的莼菜鱸魚。
邸報:古代官方發布的報紙,用于傳達朝政信息。
三公:古代最高官職的合稱(如司徒、司馬、司空),此處指朝廷重臣。
唐廟貌:代指中原王朝的宗廟威嚴。
漢官儀:漢朝的官制禮儀,此處指中原正統制度。
除書:任命官員的文書。
頡利:唐初突厥可汗,此處代指邊疆敵對勢力。
無為:道家治國理念,指順應自然、無需苛政的太平之治。
刀頭蜜:比喻表面甜蜜卻隱含危險的事物。
屋上烏:出自《尚書大傳》,比喻因愛某物而連帶喜愛相關事物,此處指盲目偏私。
葉子格:古代一種博戲,以葉子狀卡片為賭具,喻指榮華如游戲般虛幻。
選仙圖:古代升官游戲圖,喻指官職升降如游戲般無常。
豺祭:豺捕獵后將獵物陳列如祭祀,《禮記》載“豺祭獸,然后田獵”,此處指動物亦有本能秩序。
蛇銜珠:典出《搜神記》,蛇因受救而銜珠報恩,喻指知恩圖報。
莼鱸:典出《晉書·張翰傳》,張翰因思家鄉莼菜、鱸魚羹而辭官,代指思鄉之情。
此詩當為作者閱讀朝廷邸報(官方報紙)后所作。邸報中或載邊疆捷報與官員任免等事,觸發作者對國事與人生的雙重思考。結合“定安唐廟貌,行復漢官儀”等句,推測可能作于中原政權試圖恢復正統、邊疆有所斬獲之時,作者通過讀報既感懷國事,亦反思世態,表達復雜心境。
全詩分兩首,前首緊扣邸報內容,贊揚邊疆平亂與朝局復興,展現對太平的期待;后首由國事轉向世情,以博戲、自然現象等喻指世態虛偽,最終以思鄉收束,體現對世俗的超脫。全詩融敘事、議論、抒情于一體,既關注現實,又蘊含哲理,是一首兼具家國情懷與人生洞察的佳作。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君恩如草。秋至還枯槁。落落殘星猶弄曉。豪杰消磨盡了。放開湖海襟懷。休教鷗鷺驚猜。我是江南倦客,等閑容易安排。
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枕障熏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停橈嚴瀨畫橋邊。水涓涓。鷺翩翩。午熱追涼,穿竹強留連。無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蟬。家山只在水家源。隔云天。恨縈牽。愿得甘霖,逐日*歸船。惟有紫陽溪山月,隨著我,伴愁眠。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小圃初晴風露光,含桃花發滿山香。 香花對酒心無事,倍覺春來白日長。
隔林殘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猶在逐流螢。
芳草霏霏遍地齊,桃花脈脈自成溪。 也知百舌多言語,任向春風盡意啼。
山嶺依稀偃月形,數層倚石疊空青。 幾回雪夜寒光積,直似金光照戶庭。
惠施徒自學多方,謾說觀魚理未長。 不得莊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見相忘。
野人心地本無機,為愛茅檐倚翠微。 盡日尊前誰是客,秋山含水有清輝。
六月清涼綠樹陰,小亭高臥滌煩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時時弄素琴。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