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 畫菊
三徑西風雁到遲。
半生傲骨與花期。
摹月影,寫霜姿。
潑墨屏風畫折枝。
三徑西風雁到遲。
半生傲骨與花期。
摹月影,寫霜姿。
潑墨屏風畫折枝。
西風吹過庭院小徑,雁群來得遲緩。半生的孤傲品格與菊花的花期相呼應。描摹著月光下的影子,刻畫那霜雪中的姿態。在屏風上潑墨繪制菊花的折枝圖。
三徑:代指庭院或種菊之地,典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此處借指與菊相伴的幽居環境。
西風:秋風,點明深秋時節。
雁到遲:雁群南歸較晚,暗合秋深霜重的時令特征。
傲骨:既指菊花經霜不凋的堅韌特質,亦喻作者孤高不屈的品格。
花期:菊花盛放的時節,與'傲骨'呼應,強調菊與人格的契合。
霜姿:經霜后菊花挺拔不屈的姿態。
潑墨:中國畫技法,此處指用墨酣暢地繪制。
折枝:花卉畫的一種形式,截取花枝部分入畫,突出局部美感。
此詞當為作者深秋時節繪制菊花圖時所作。此時西風漸緊、雁歸遲遲,作者見菊傲立霜中,感其與自身'半生傲骨'契合,遂以畫筆摹其形、以詞章傳其神,借畫菊抒發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全詞圍繞'畫菊'展開,通過環境渲染(西風、遲雁)、細節刻畫(摹月影、寫霜姿)與動作描寫(潑墨),將菊的'傲骨'與作者的人格相融合,托物言志,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是一首借物抒懷的小令佳作。
滿眼春嬌倚繡床,玉鉤新綰藕絲長。鴛鴦機上舒晴雪,翡翠簾前蹴晚霜。拾翠不知羅襪潤,踏花猶隔繡鞋香。幾回暗憶吹簫侶,背立東風詠鳳凰。
南征戰士欲投戈,尋樂施旗映薜蘿。酒熟田家來賽社,晚晴漁舍亂堆蓑。半簾風月吟中趣,一劍功名水上波。指點當年陳跡在,幾人襟袖淚痕多。
依樣彭亨腹不枵,可憐尼父嘆懸匏。畫來滿架秋風老,好與詩人作酒瓢。
慧刀揮處人頭落。虹霓萬道沖云腳。滅盡我人心。何勞向外尋。白蓮生火里。法忍無生死。忍辱兩皆空。龜毛兔角同。
旸谷種扶桑,根株萬里長。八風吹不動,生在海中央。
中丞匡合作三軍,佐國勤王海內聞。家筑方城懷擁護,手提?劍滅妖氛。黃金結客麾如土,白馬防川去若云。霸業會看圖牒麗,人臣萬里不忘君。
九五龍飛始建都,廷臣領命出分符。要參將相施韜略,直使山林盡兔狐。鐵騎曉騰霜氣肅,玉笳夜奏月輪孤。皇仁遍布東南境,綏恤群黎萃版圖。
醴泉非無源,芝草非無根。乃翁樹陰德,令子生高門。汝今為人父,汝亦有父存。汝能念汝父,汝子復汝孫。
前歲青綾臥玉堂,今年樺燭春坊夜。美景良朋往事中,清香宴寢疏簾下。天空月白久不寐,雪重枝高坐聞瀉。門外材官護衛嚴,城頭烏尾依棲亞。新春人事懶不出,齋閣詩情誰復借。歸扇玉帛未足夸,撫景豐穰端可謝。天王垂誠在竹宮,齊民望駕窺茅舍。促辦誰催入夜齏,大烹已壓官槽蔗。出陪正怯病軀免,宣勸還思巨觥怕。貪榮戀寵不知極,官謗紛紛得無罵?
直廬儼北扉,緋煙朝霮?。籞秀搴夕閶,金膏流沆瀣。顧問切皇居,領袖趨飆隊。喬林嚶鳥歌,素節羔羊在。清暉石室中,逸響神霄外。想見日月光,作睹風云會。謨謀漢帝師,夢寐殷王賚。封留感往遇,命說新昭代。國芬十四葉,佐命仍滋大。藉此仙李陰,千秋知未艾。
千章喬木挺蒼蒼,都入天家作棟梁。惟有老身無用處,歲寒巖壑飽冰霜。
禪林茂脩篁,翠影蔭玄室。清風入林杪,鏘鏘奏金石。六逸不可招,七賢已陳跡。感古重傷今,游魂竟何適。
歲暮無人不思家,霜枝瑟瑟欲探芽。與君相約歸來處,細雨窗前一樹花。
飄飖風色如邀艇,瀲滟波光欲語吾:“幻作蓮花祈帝力,一生管領此閑湖”。
越水吳山指顧中,虛檐百尺臥元龍。都將宇宙清明氣,散入江湖礧磈胸。天末鳥飛云淡淡,海門煙散樹重重。若為借得湘妃瑟,鼓向江南十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