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王世賞夜雨感懷
何處吟詩成不寐,
夜窗殘夢雨來時。
清聞木葉隨空遠,
暝覺山鐘到枕遲。
千里關河游子恨,
一年生事窶人悲。
萬間大廈君須作,
不用歸心繞故籬。
何處吟詩成不寐,
夜窗殘夢雨來時。
清聞木葉隨空遠,
暝覺山鐘到枕遲。
千里關河游子恨,
一年生事窶人悲。
萬間大廈君須作,
不用歸心繞故籬。
在哪里吟詩到難以入睡?夜雨來臨時,夜窗邊殘留的夢境被打斷。清晰聽到樹葉隨晚風飄向遠方,暮色中覺得山寺的鐘聲傳到枕邊已遲。千里關河承載著游子的愁恨,一整年的生計讓貧者更添悲嘆。你應當去建造萬間大廈(施展抱負),不必讓歸心總繞著故鄉(xiāng)的籬笆。
次韻:和詩時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作詩;
不寐:睡不著;
窶(jù)人:貧窮的人;
萬間大廈:化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句意,指廣濟天下的抱負;
故籬:故鄉(xiāng)的籬笆,代指家鄉(xiāng)。
此詩為和友人王世賞《夜雨感懷》而作。詩人或處于漂泊異鄉(xiāng)的困頓時期,通過回應友人詩作,既互訴漂泊之苦、生計之艱,又以“萬間大廈”相勉,體現士大夫積極用世的情懷。
全詩借秋夜雨景起興,由個人愁懷(游子恨、窶人悲)轉向對友人的勸勉(建大廈、舍歸心),情感層層遞進,既展現亂世文人的生存困境,又傳遞出超越個人悲喜的責任擔當,是一首情真意切、內涵深刻的酬和之作。
禪月定中觀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 起來援筆一揮掃,驚殺人間老畫師。
寒士叨塵分已逾,不為歸計待何如。 暮年光景那能久,浮世榮華總是虛。 此去直須甘澹泊,個中元自有乘除。 因公拈起余君話,愈使衰翁憶故廬。
我心只是憶天臺,欲去無從首重回。 若得此時追五柳,絕勝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發(fā)催人老,夜夜青山入夢來。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壺漿壓境來迎拜,猶記溪山舊主人。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新綠 一作:花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 一作:空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政入 一作:正入;圍子 一作:圈子;放出 一作:放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軟齒牙 一作:濺齒牙)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面面皆江水,層層是峽山。人煙叢樹里,麥浪古城灣。
魚婦蕩尾槳,漁翁撒細網。網得鯉魚兒,賣與客船上。
上牢下牢水聲急,巴峽月峽山勢長。一線江流去莽莽,海天云霧接茫茫。
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君王春愛歇,枕席涼風生。 怨咽不能寢,踟躕步前楹??针A白露色,百草塞蟲鳴。 念昔金房里,猶嫌玉座輕。如何嬌所誤,長夜泣恩情。
自古人人足嘆嗟,閒游得侶復堪夸。 可憐十宿無喧雜,不在僧家即道家。
有美人兮天之涯,食蘭菊兮服錦衣, 披瓊簡兮規(guī)天維。隔昆丘之遐阻兮, 限弱水之漫瀰。曾故人之莫吾知兮, 曠千載而不歸。歲冉冉其將莫兮, 儼吾駕而不可以徒回。幾逍遙於山阿, 思夫君於式微。
香乍起。滿院垂垂巖桂。未卷珠簾香已至。酒杯言笑里。 葉下茸金繁蕊。別是清妍風致。更遠隨人聞細細。月華天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