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鄧彌之白香亭詩稿 其六
霜天黃菊作重陽,戰(zhàn)地書來更斷腸。
烈士盡為知己死,寒郊枉是哭人忙。
鯨魚失勢成京觀,燕雀何人處畫堂。
秋盡風蓬從西散,始知吾輩可憐傷。
霜天黃菊作重陽,戰(zhàn)地書來更斷腸。
烈士盡為知己死,寒郊枉是哭人忙。
鯨魚失勢成京觀,燕雀何人處畫堂。
秋盡風蓬從西散,始知吾輩可憐傷。
秋霜時節(jié)黃菊盛開好似到了重陽,從戰(zhàn)地傳來書信更讓人肝腸寸斷。烈士們都為知己而死,寒冷的郊外白白地有許多人在痛哭。曾經如鯨魚般有勢力的人失勢后成了被展示的對象,不知哪些燕雀之徒得以安處畫堂。秋盡之時,如風中蓬草般從西邊飄散,這時才知道我們這些人是多么可憐哀傷。
霜天:秋霜時節(jié)。
重陽:即重陽節(jié),在農歷九月初九。
烈士:指有氣節(jié)有壯志的人。
京觀:古代戰(zhàn)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尸首,封土成高冢,稱為京觀。
風蓬:指被風吹起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鄧輔綸(號彌之)是晚清詩人。此詩創(chuàng)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戰(zhàn)地”等內容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戰(zhàn)爭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繁,許多仁人志士為理想或知己而犧牲,詩人有感于這種社會現(xiàn)實和人物命運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fā)對戰(zhàn)亂中烈士命運的感慨和對社會不公的憤懣。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對比強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心境。
巖扃猶剩題名墨,池水應憐皺面人。約略老坡眠石處,卻從榛莽告晁秦。
翠環(huán)寢殿紫凝煙,風雨驅令護昔年。周命式瞻新氣象,漢陵還睹舊山川。技慚媧鍊重元石,淚補軒游五色天。先圣遺弓如在抱,敢私筋力影相憐。
詩帙不來春又過,藥瓢應是日相親。無因為報池南柳,長得新條長過人。
寒食宮中也禁煙,郁金堂北畫鞦韆。梨花明月皆如雪,時送清香到酒前。
驅馬寒光照錦袍,除書新判度文曹。持籌應藉孫綸手,識氣仍看水雪操。千里江鄉(xiāng)予望遠,一時鴻雁汝飛高。遙知此后西堂月,春草從教寤寐勞。
七十平頭矣。記少年、零丁孤露,不勝況瘁。食指伙頤難一飽,笑煞昌黎五鬼。處處是,揶歈滋味。自愧鼠黿生計拙,誤窮途、莫下萬雙淚。恐挫了,元龍氣。關河狼跡尋知己。但憑著、隨身竿木,逢場游戲。幕府棲遲歲月老,我瑀琳書記。瞬息滄桑如鼎,那更有桃源可避。倒不如長作平原會。消塊壘,夢騰醉。
草堂居士,身隱高名滿。游萬里歸來,與伯仲、陶陶款款。行藏獨杳,卷易在床頭,臨山水,聽清音,何必閑絲管。今年五十,幽谷春常暖。況日景初長,報嶺上、梅開一半。閑看舞鶴,知道幾千齡,愛玉樹,進椒尊,爛醉仙亭慢。
峨峨大滌拄天寒,白鹿來迎上界官。挹景太霄千載后,猶思冠佩上天壇。
東籬深僻懶衣裳,書卷縱橫雜藥囊。無吏徵租終日睡,得錢沽酒一春狂。新營茅舍軒窗靜,旋煮山蔬匕箸香。戲集句圖書素壁,本來無事卻成忙。漫道深居晝掩關,東籬栽接不曾閑。每因清夢游敷水,自覺前身隱華山。花發(fā)時時攜綠酒,客來往往羨朱顏。藥爐安著猶無地,擬展茅茨一兩間。東偏隙地作疏籬,遇興無非一笑時。陪客投壺新罰酒,與兒斗草又輸詩。山桃溪杏栽俱活,藥镵漁竿動自隨。家事猶令罷關白,固應黜陟不曾知。
堂上雙親鬢已華,莫因年少誤生涯。弟兄鳴世懷蘇氏,群從能詩憶謝家。天闕云依丹桂子,故園春滿紫荊花。孤舟明日滄江夕,愁見征鴻落渚沙。
本是攻文者,其如癖在詩。人皆尊島佛,我欲效宗師。廢圃營新屋,寒花帶短籬。風流無此老,遺藁訪佳兒。
南澗清流北苑芽,玉堂人贈玉川家。喚青忙剖船頭竹,浮白旋凝碗面花。手閱月團差足擬,身臨釣石底須誇。生平苦抱文園病,從此金莖望可賒。
西湖西山迭賓主,五載還同月中語。蕭森松際無留云,多感龍?zhí)鞛槭沼辍N艟蔷娱啽穑l識山剎并焦土?佛摧塔壞過者悲,況我三宿迷處所。茲庵幸完足坐臥,不獨松壽柏亦古。去秋與客一再至,準擬長夏借逃暑。君持茗芽龍井來,共就龍口掬泉煮。夜深細響合松籟,凈洗根塵見肺腑。石梁看瀑君未饜,我老枕流宜石鼓。世間何地無月明,到處松泉視人取。
天命諒靡易,富貴安足陳。自昔慕豪勝,重義還輕身。整轡逾鞏洛,驅車入咸秦。立觀青云上,馳步要路津。射策報明主,投書干大臣。身為五侯客,家與七貴鄰。杯酒縱經過,冠蓋羅逡巡。顧盼生光彩,吹噓借陽春。各矜意氣好,自比骨肉親。時事多變異,交道亦湮淪。要盟等金石,棄擲同灰塵。赤心不足恃,白頭更如新。歸來嗜藜藿,偃仰隨松筠。始知葵槿甘,不若蘭桂辛。愿從白屋士,請謝玉堂賓。
我輩江湖寄一枝,故園千里幸相思。海云汀樹無窮思,都在陳郎七字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