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鄧彌之白香亭詩稿 其三
悵望人間百事違,辭官重戀老萊衣。
重圍趨死義不辱,盡室報恩情庶幾。
完節居然名地好,冒功那問幾人非。
當時祇有西江月,曾照危陴淚暗揮。
悵望人間百事違,辭官重戀老萊衣。
重圍趨死義不辱,盡室報恩情庶幾。
完節居然名地好,冒功那問幾人非。
當時祇有西江月,曾照危陴淚暗揮。
悵然地望著人間,百事都不如意。辭去官職,又眷戀起像老萊子那樣侍奉雙親的日子。在重重包圍中奔赴死亡,堅守道義不受侮辱,全家報答恩情或許能做到。保全氣節,而且所處的地方名聲很好,那些冒領功勞的人哪管有多少人是無辜的。當時只有那西江上的月亮,曾照著危險的城墻,有人暗自揮淚。
百事違:百事都不順心、不如意。
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嬰兒戲以娛父母。后用作孝養父母之典。
重圍:層層包圍。
盡室:全家。
庶幾:也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完節:保全氣節。
冒功:假冒功績。
危陴:高而險的城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有一些人在困境中堅守道義,也存在冒領功勞等不良現象。詩人可能是有感于這些社會現實,結合自身對人生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堅守道義者的贊美和對冒功者的批判,同時抒發人生不如意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對比手法運用得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能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思想情感。
繡簾垂,幽沼淥。倚遍闌干幾曲。
蘋葉軟,草煙低。綠窗殘夢迷。
玉纖輕,鳳簫歇。夢覺半床殘月。
蘭燭灺,柳條空。此情千萬重。
公子有德宜置諸,
有德公子毋忘諸。
我方乞糴忽誦此,
箴銘磊落肝脾虛。
萬古神靈岳,三峰鎮雍州。首陽曾北裂,星宿此東流。臺駐軒皇蹕,天垂白帝旒。行攜九節杖,長嘯訪丹丘。
誰開千尺峽,斷處若相連。豈有丹梯接,惟憑鐵綆懸。猿攀巖倒上,鼠伏穴傍穿。自度車箱谷,飛升傲列仙。
直到神仙窟,陰陰紫翠濃。希夷云際臥,毛女樹邊逢。二十八潭水,五千馀仞峰。煙霞都踏遍,欲跨兩茅龍。
才聽檐花點滴聲,錦囊入手便欣情。
啼乾杜宇春言別,賦到牡丹詩改盟。
洗滌愁腸憑酒遣,揄揚心事借琴鳴。
詰朝紫翠欄邊約,喜有溪毛可絮羹。
胥靡明王語兩誣,可憐白梃助歡娛。
遨頭已許歌三日,獸面還聞塞九衢。
窺寐燈輪成愾嘆,傳家詩史不支吾。
開函劇憶青溪叟,獨抱騷心宿北姑。
南征有孤雁,爰止河之洲。一雁西北來,飛鳴以相求。厥初異生族,及此同泳游。唼食以終日,中情甚綢繆。月落霜正飛,繁星激中流。豈不念群處,安居或多尤。肅肅待明發,逝此各有謀。鳴聲倘相及,猶足慰離憂。
煢煢幽閨婦,裊裊當窗柳。盛年而離居,忽忽傷老丑。臨流采荷花,水深不見藕。愁如風中絲,錯亂紛在手。獨攜合歡帶,誰結同心紐。佳期諒不違,歲月浩難守。
東鄰淘眢井,拾得古時釵。并頭馀一扇,長股折兩叉。早辭膩粉污,甘就泥沙埋。至寶識夜氣,寒光出瑤階。鍊多色不改,世遠制乃乖。沈唫傷老大,嗤笑來姝娃。淫巧奪眾目,諒非時所諧。藏之第勿言,毋以傷我懷。
少小同里闬,不識里闬人。與君南北巷,何似東西鄰。束發事遠游,不得長相親。況復老大輩,長成先十春。飄飄林上風,亦逐車下塵。未必志氣士,相疏遂沈淪。乃者涉中澤,言采秋風蘋。持贈同心者,庶以麗佩紉。春華豈不榮,憔悴易傷神。高誼媲金石,終為雷與陳。
清江下海門,火石矗千丈。
南有叢桂芳,下隱猶溪橡。
山人眷歸臥,手把青藜杖。
蹉跎中興策,惆悵凌云想。
空山號鵂鹠,寒室走夔罔。
著書高等身,談笑時抵掌。
空同昆侖巔,長嘯為神往。
浮云太華屐,流水浙江槳。
遺淚灑雙峰,乾坤劃回莽。
昨夜秋風起,涼生竹樹間。
鄉心黏短夢,客路掛叢山。
身比猿猱健,情隨鷗鷺閑。
亂蛩吟不住,添我鬢絲斑。
賢僚益友俱親密。真個三年如一日。
清尊倒處笑喧嘩,彩筆吟馀才俊逸。
杯盤狼籍情真率。歌管棋枰仍間出。
今朝又喜盍朋簪,何日定當拋縣紱。
寄傲窗南物外情,
可人花鳥笑相迎。
論文有弟應兼友,
嗟莫閒愁太瘦生。
漫誇珍味重唐時,
一騎紅塵走荔支。
三日閩疆來海舶,
自批朱顆自題詩。
曲里尋春已惘然,
瑤村況覓洞庭仙。
空花和合聲香色,
帶影獨頭起識田。
把袂帝城隅,惆帳關門柳。行人駐馬且銜杯,南北悠悠重回首。
羨君歸去白云鄉,錦衣故里生輝光。黃金臺畔草新綠,丹鳳樓前日正長。
去歲偕來向京闕,迢遞山川歷燕粵。掛席朝穿彭蠡云,停槎夜步金陵月。
此時星聚凡幾人,東風笑語客途新。彈棋坐對燈花落,中酒貪眠白日春。
風塵荏苒今何許,兩地盈盈望秋水。諸子棲遲白下城,惟君結客長安里。
吾兄矯矯青云姿,風流儒雅弟所師。陳仲承家千里器,手標俊逸誰能羈。
一朝擔簦游太學,萬乘親臨獎儒碩。講藝同環璧水橋,趨朝更聽鈞天樂。
祇今繫籍金馬門,大官之署光嶙峋。口脂面藥隨恩澤,漢宮唐省相氤氳。
君不見漢家征伐事窮邊,卜式躬輸眾所賢。又不見步兵廚中三百斛,阮籍沉酣戀微祿。
丈夫目攝當時豪,請纓躍馬紛兒曹。燕雀豈知鴻鵠志,高才寧合老蓬蒿。
因君遙憶雙珠樹,別來花萼今何似。姜被愁看兩地分,池草吟成欲誰寄。
云霄比翼應有期,春風鴻雁勞相思。
好養玄猿共鶴雛,茅茨蓋屋竹閒居。
家無越使千金橐,腹有齊臣四部書。
一自臨川登畫鹢,便煩別駕掌銅魚。
吟哦還作詩仙退,恰似驂鸞鳳駕車。
行盡三江失所誇,便教信美豈吾家。卻回揚子江頭去,看種瓜洲子母瓜。
真隱閒從鄮縣來,三山仙蕊眼中開。此身自有華陽洞,肯學秉陽嘆老槐。
未識涼風寶殿西,寧驚海角有遺黎。玉箏無日嘗瑤柱,金馬何人賞木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