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王奉常赴闕四首
鵬運方南海,鶯遷更上林。禮容恢國步,人望簡天心。朱紱群公列,彤墀委佩音。臺衡應不遠,四海望商霖。
王氏名流眾,韋家相業優。滿床亂簪笏,奪目見琳璆。一臥留丹壑,崇班尚黑頭。鼎彝千古業,晚節會須收。
虎榜論交后,差池有歲年。相逢俱暮矣,懷抱各依然。余釣東南水,君還尺五天。離愁將去棹,冉冉隔江煙。
觀風來幾日,覽勝有馀情。漢闕留關右,周王重鎬京。乾坤纏水府,龍虎抱山城。紙價休驚重,班生兩賦成。
鵬運方南海,鶯遷更上林。禮容恢國步,人望簡天心。朱紱群公列,彤墀委佩音。臺衡應不遠,四海望商霖。
王氏名流眾,韋家相業優。滿床亂簪笏,奪目見琳璆。一臥留丹壑,崇班尚黑頭。鼎彝千古業,晚節會須收。
虎榜論交后,差池有歲年。相逢俱暮矣,懷抱各依然。余釣東南水,君還尺五天。離愁將去棹,冉冉隔江煙。
觀風來幾日,覽勝有馀情。漢闕留關右,周王重鎬京。乾坤纏水府,龍虎抱山城。紙價休驚重,班生兩賦成。
其一:大鵬正從南海展翅高飛,黃鶯遷往更美好的上林苑。以禮儀之容拓展國家的發展,眾人的期望能契合上天心意。官員們身著朱紱排列整齊,在宮殿臺階前玉佩聲響。宰相之位應該不遠了,天下人都盼望你能像商湯時的甘霖一樣濟世。其二:王氏家族名流眾多,韋家的相業十分優秀。家中滿床都是官員的簪笏,光彩奪目的美玉映入眼簾。你曾隱居在丹壑,如今年紀尚輕就位居高位。建立鼎彝般的千古功業,晚年更要有所成就。其三:自從在科舉榜單上結交后,時光已經過去多年。相逢時都已到暮年,各自的情懷依舊未變。我在東南水邊垂釣,你要回到天子身邊。離別的愁緒隨著你遠去的船,漸漸被江上的煙霧隔開。其四:你前來考察民風才幾日,游覽名勝興致盎然。漢闕留在關右,周王重視鎬京。天地間水汽彌漫,山河如龍虎環抱山城。不必驚訝文章價值高,你像班固一樣兩篇賦已寫成。
鵬運:大鵬展翅遠飛,比喻人的志向遠大。
鶯遷:黃鶯從低到高遷移,比喻地位上升。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園林,這里指朝廷。
禮容:禮儀之容。
國步:國家的命運、發展。
簡:契合。
朱紱: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借指官服。
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
委佩音:玉佩碰撞發出的聲音。
臺衡:指宰相。
商霖:商湯時的甘霖,比喻濟世的賢才。
簪笏:古代官員用的冠簪和手板,代指官職。
琳璆: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丹壑:紅色的山谷,指隱居之地。
崇班:高位。
黑頭:指年少。
鼎彝:古代的禮器,比喻國家的重要功業。
虎榜:指科舉榜單。
差池:時間間隔。
尺五天:指離天子很近。
將:伴隨。
去棹:離去的船。
觀風:考察民風。
漢闕:漢代的宮闕,借指朝廷。
關右:函谷關以西地區。
鎬京:西周都城。
乾坤:天地。
水府:水中的府庫,這里指水汽。
龍虎:比喻山河的氣勢。
紙價:晉代左思作《三都賦》,人們爭相傳抄,洛陽紙貴,這里指文章價值高。
班生:指班固,漢代文學家,作有《兩都賦》。
此詩應是作者在友人王奉常被征召赴朝廷任職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科舉出身的官員有機會在朝廷施展才華。作者與王奉常是同年科舉出身,有著深厚的情誼,在友人赴京時寫下這組詩表達祝愿與離別之情。
這組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王奉常赴朝廷任職,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和離別之情。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既展現了友人的光明前途,又流露出真摯的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柳絲裊裊水溶溶,頭上芳云綻暖風。閒話唐朝舊詩句,李花時落酒杯中。
西甌眾半裸,南面亦稱王。老夫亡高異,難鎮萬里疆。
寂寞逗春愁,一丘蘭麝土。可憐泣露花,尚作迎風舞。
折腳鐺邊煨淡粥,曲枝桑下飲離杯。書生不是南遷客,魑魅驚人須早回。
落日多媚景,楚士中不怡。風吹湘山色,往往盡成疑。彼美無與晤,曠佇生勞思。三枯岫中蕙,再茁園柳荑。博山寒虬燼,屈戍繡蛛絲。徙倚翹芳跡,沈吟黯膠頤。虛有焦桐尾,黃金為誰徽。
憶昔殊方久滯淫,年深歸路始骎骎。傍人欲問簞瓢樂,理義誰知悅我心。
曉雨增秋色,蕭風醒客顏。亂書慵自檢,危徑杳難攀。瞑入逍遙世,澄深定照關。空山馀兩月,了誤得真閒。
蘭舟高蕩漲波涼。愁被矮橋妨。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還泊郵亭喚酒,舊曾送客斜陽。蟬聲空曳別枝長。似曲不成商。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和醉重尋幽夢,殘衾已斷熏香。
朝正欣得近清光,寵錫便蕃喜倍常。十瓿初頒光祿酒,八蹄兼賜太官羊。香粳滿斛珠璣粲,寶楮盈緘翰墨香。祇荷鴻恩何以報,愿祈圣壽與天長。
已自三星聚草堂,桃花潭畔更汪郎。時從禹跡探科斗,間擬秦聲引鳳凰。文筆好傳司馬法,酒杯毋學次公狂。相思莫畏江鱗阻,水到錢塘便一鄉。
家世江頭令,風流竹里仙。海棠烘曉霽,野筍淡春煙。尊俎違今日,弦歌記昔年。掛冠吾有意,送老白云邊。
翰苑詞林雨露邊,不才何幸接時賢。故鄉迢遞六千里,歸計蹉跎四十年。寶敕恭承明主賜,白頭深荷寵恩憐。行來夜夜蓬窗夢,只在龍墀玉陛前。
艷紅香白遍游人,花柳酣歌識太平。野客獨諳閒意趣,草煙空愛一川明。驟暖懸知雨信濃,半陰臺榭碧烘濛。何心更敢攜壺去,孤槳微吟尚未工。衰鬢爭如竹際苔,秋千猶記玉驄回。短籬數尺花成簇,一日春悰不往來。
掩袖出南浦,驅車送上征。飄飄曉云駛,瀁瀁旦潮平。不肖余何惜,無貲爾勿輕。倘有還書便,一言訪死生。
大江秋水一孤帆,萬里西風冷布衫。不是南州無下榻,青山生計托長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