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
無系絆,沒愁煎,風浩寒溪照膽明,小君山上玉蟾生。
荷露墜,翠煙輕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
無系絆,沒愁煎,風浩寒溪照膽明,小君山上玉蟾生。
荷露墜,翠煙輕
擺脫世俗的羈絆登上釣船,免得讓榮辱之事虛度了年華。沒有牽掛束縛,也沒有憂愁煎熬,寒風浩蕩,寒冷的溪水清澈明亮如能照見人心,小君山上月亮升起。荷葉上的露珠墜落,翠綠的霧氣輕輕飄散。
塵機:世俗的機巧之心。
系絆:束縛、羈絆。
玉蟾:月亮的別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從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經歷世事紛擾后,渴望擺脫世俗的束縛,向往自由閑適生活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充滿著名利紛爭,作者借此表達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此詞主旨是表達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文人對自由生活的一種精神追求。
擬定書中字,山中欲問誰。
一從分手后,盡是斷腸時。
燒葉驅殘凍,挑蔬備夕饑。
相思不但此,明月夢魂隨。
危樓縹緲倚闌斜,無數殘陽噪亂鴉。
過客揚帆沖雪浪,漁人舉網出銀花。
子聲落紙閑聽奕,舌本留香為別茶。
巫峽瀟湘恣極覽,誰言遠望當歸家。
吳山煙樹復如何,老去登臨感慨多。
似說怒濤仍白馬,還看遠嶂只青螺。
三秋草色凌荷芰,萬里閑云下薜蘿。
可惜江湖長浩蕩,只供短髪一高歌。
人事何時休,紛來如野馬。
相攜解鑣處,去約巖之下。
清涼二城雨,況值禳禬罷。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泉甘嗽蘇醒,樹好留閑暇。
頻游我嘗慣,忽至公成乍。
徘徊共幽興,靜坐??衣掛。
中間五百士,閱世知幾夏。
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
巖縫更依然,莫問豐干話。
今夕遂獨坐,今晨已別離。
同此良宵中,秋意各自知。
滟滟潮與汐,來往亦何為。
嗟爾扁舟子,何時老藩籬。
攀蘿躡翠上麻姑,得到山中景物殊。
白鶴有情來碧落,彩鸞無意下清都。
仙媛虛見桑田變,世事誰經海水枯。
為問方平開宴后,不知還約再來無。
結屋青山下,幽深不計年。
泉聲秋霽雨,鐘響暮晴天。
入洞尋僧伴,穿云見鹿眠。
徘徊不忍去,夜宿佛堂前。
去與來相引,修隨短共旋。
只爭生有骨,方信死無權。
老友身前法,文章覺后圓。
知君能悟此,哭唁一徒然。
古寺何年有,巍峨入杳冥。
水如僧眼碧,山作佛頭青。
瓦礫皆能說,虛空亦解聽。
道人心已死,窗下卷殘經。
三溪溪水別原委,長日波光蕩無已。
曲折有如九回腸,合匯門前清徹底。
只看秀色照眼明,溪上閑游不倦情。
何年得作逋榮客,好結芳鄰一濯纓。
春闈報罷已三年,又向西風趁著鞭。
屢鼓莫嫌非作氣,一鳴當自卜沖天。
賈生少奮終何遇,馬援才高老益堅。
大抵功名無早晚,平津今見起淄川。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二十五洞大元天。
雪花飛滿水沖石,翠嶂撥開風卷煙。
金鯉一雙游碧沼,石田三畝產紅蓮。
我來絕頂無他事,為訪仙翁葛稚川。
數里岧峣落日西,更高高處種靈芝。
危峰受雪春歸晚,怪石留云雨到遲。
仙鹿避人眠淺徑,野禽窺果啄殘枝。
待應俗格消磨盡,重建瑤臺舊路歧。
車馬長云寂,逍遙意亦嘉。
水田殊不惡,茅屋詎堪嗟。
故土含情遠,荒村入望賒。
何由慰旅泊,耕殖畢生涯。
回首滄桑已數番,感懷無盡又何言。
悲看世路皆危壑,喜共家人在故園。
筆底有心神自遠,來年多難骨猶存。
連章句弗矜佳麗,風雅于今止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