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呈林郡牧楊司理二首
昔結蕭朱綬,今登李郭舟。秋隨人共爽,晚覺意俱投。古樹分堤綠,回川抱市流。疏簾同慰藉,無酒亦銷憂。
十日仙舟并,三秋逸興多。天空披積霧,河潤飽馀波。星斗連檣宿,風煙舞劍歌。百年饒意緒,傾倒柰君何。
昔結蕭朱綬,今登李郭舟。秋隨人共爽,晚覺意俱投。古樹分堤綠,回川抱市流。疏簾同慰藉,無酒亦銷憂。
十日仙舟并,三秋逸興多。天空披積霧,河潤飽馀波。星斗連檣宿,風煙舞劍歌。百年饒意緒,傾倒柰君何。
昔日與君結下深厚情誼,如今同乘舟船。秋日里人與秋景一樣清爽,傍晚時彼此心意相投。古老的樹木分隔著堤岸的綠色,曲折的河流環繞著城市流淌。我們隔著疏簾相互慰藉,即便沒有酒也能消解憂愁。十天來我們的船只并行,深秋時節興致逸然。天空中積霧消散,河水充沛滿是余波。星辰與桅桿相伴,我們在風煙中舞劍放歌。一生有如此多的思緒情感,面對您這般情誼真不知如何是好。
蕭朱綬:“蕭朱”指西漢蕭育與朱博,二人交往甚密,這里借指與友人的深厚情誼;“綬”,絲帶,古代常用來系官印。
李郭舟:東漢李膺和郭泰同舟而濟,后以“李郭舟”比喻知己相處。
三秋:指秋季,也可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歷九月。
饒:多。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舟行途中與林郡牧、楊司理兩位友人同行,在秋季的旅途中,與友人相處融洽,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同游的愉悅。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情感表達巧妙融合,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情誼和詩意生活。
卮江海蛟□,□□母子悲。□□□□□,□□□征詩。
頒春亭上羅官斑,黛泥骨碎鞭影間。蒼虬爭走青帝敕,閶闔軋損玻璃環。花神謝事即□起,東畔賜緋南賜紫。細腰學舞圓□歌,旗亭竹根枯野水。防江戰士臥不驚,風吹雨洗淮土青。街頭父老說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燈。
掃除六塵跡。點檢現前,真個消息。慧光赫。親拈出、妙用靈根端的。越聲色。一曲威音非律呂,超今古,瑯瑯誰聽得。湛然萬里云收,晴天闊。月華白。縱橫金田覺海,笑巴歌謅謅,葛藤千尺。泯情識。空劫外、門掩蒼苔閑寂,致虛極。枕上江山春色好,松花老、香風飄廣陌。此時作個逍遙,一煙霞客。
高堂迢遞水云邊,夢斷繁華覺地偏。煙草一川飛白鷺,溪山萬疊擁青蓮。嵐光翠滴林梢雨,爽氣晴添石竇泉。我欲登臨來借榻,為君重賦卜居篇。
春信江南早,凄然念故鄉。忽看紈扇影,轉憶壽陽妝。
眾生煩惱亂如塵,共現如來智智身。自笑露腮狂寶志,識公天上石麒麟。
笑傲叢林落托仙,閒心不縛十方禪。野狐豈是藏身處,水牯真成豁鼻穿。
粉黃蛺蝶繞疏籬,山崦人家掛酒旗。細雨嫩寒衫袖薄,客中知是菊花時。
誰為吾人購二天,馬前萬滴沃公田。頓教赤土俱行潦,要使黃云足備饘。一念果然回大造,五龍應不讓先賢。新亭擬入滁陽事,欲代蘇公續一篇。
昔會燕臺今白頭,東歸分袂倍離愁。年華易改誰長健,世路無窮客倦游。春雪模糊荒嶺樹,夕陽慘淡古邊樓。此情欲寄滹沱水,千折波聲尚北流。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軀,青年已許東家夫。如何君王亂禮法,合歡重綰雙羅襦。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與母。愿君知妾心,使妾東家奉箕帚。君一怒,父萬里。魂飛鸞刀逐父死,不殉牽羊秦國鬼。
輕雨聞池。度山云欲語,紅定高枝。梅衣生笛怨,萍淚漬歌辭。行約略,憶參差。從霧重相遲。便海棠、都來南國,清照垂絲。芳華如夢珍持。自山名大別,別后難知。堤空移柳色,籌盡數花期。波倚盼,月修眉。尋緩緩歸時。趁草薰、江南陌上,深注柔思。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紆。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松百尺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清風徐來驚睡馀,遂超羲皇傲幾蘧。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十月天地閉,北風河已澌。送子千里道,太行極崔嵬。日暮歸鳥疾,雪深蒼兕饑。酌以一卮酒,為浣身上衣。伐木還重賦,白駒不可維。悠悠南北歧,惻惻勞我思。
南北高峰鎖翠云,山藏樓閣帶煙輕。欲彫楊柳猶貪舞,半破芙蓉未老成。波底畫橋天上動,湖邊珠翠鏡中行。水晶萬頃浮波面,照出孤山分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