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對月二首
穆穆春宵月,沄沄春水流。直窺千尺下,寒影動瓊樓。煙草迷晴渚,風花入夜舟。關山吹玉笛,遺韻渺生愁。
孤舟明月好,春思結川云。岸煖桃花近,洲香杜若芬。良辰空作客,薄宦未離群。不分清輝隔,鉤簾過夜分。
穆穆春宵月,沄沄春水流。直窺千尺下,寒影動瓊樓。煙草迷晴渚,風花入夜舟。關山吹玉笛,遺韻渺生愁。
孤舟明月好,春思結川云。岸煖桃花近,洲香杜若芬。良辰空作客,薄宦未離群。不分清輝隔,鉤簾過夜分。
第一首:靜謐美好的春夜之月,潺潺的春水在流淌。直接能看到水下千尺深處,寒冷的月影在瓊樓般的水中晃動。煙霧籠罩著晴天的小洲,風中的花朵飄進夜晚的行舟。在關山上吹奏玉笛,那余韻悠遠讓人徒生愁緒。第二首:孤舟伴著明月多么美好,春日的情思與江上的云朵相連。岸邊溫暖,桃花就在近處,小洲上杜若散發著香氣。這么好的時光卻只能作客他鄉,官職卑微卻還未脫離眾人。不忍心被這清輝分隔,卷起簾子直到深夜。
穆穆:形容美好、靜謐。
沄沄:水流涌動的樣子。
瓊樓:這里指水中月亮倒影如瓊樓。
煙草:煙霧籠罩的草木。
晴渚:晴天的小洲。
風花:風中的花朵。
杜若:一種香草。
薄宦:官職卑微。
不分:不忍。
夜分:半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良辰空作客,薄宦未離群”可推測,詩人當時可能在仕途上不得志,以舟為家,漂泊在外,在春夜行舟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描繪春夜行舟所見之景,借景抒情。主旨是抒發客居愁緒和仕途感慨。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達。
西風涼煞水紅花。一點燈光透碧紗。輕寒惻惻晚來加。莽天涯。何處衷懷訴與他。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歌喉一似拋珠串。無多綺語最撩人,晝長靜聽渾忘倦。離合難憑,悲歡易變,古今只為情留戀。分明江上舊琵琶,青衫司馬休輕見。
聞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傳千里外,來入越人吟。弱干紅妝倚,繁香翠羽尋。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陰。
閑地三寸刃鋒铓,匝地風霜定紀綱。若是丈夫真意氣,任君敲磕振風光。
菜花橋畔是幽居,靜掩雙扉剝啄疏。為問新秋殘暑后,調鉛日著幾行書。
聯翩北向復南翔,玉宇橫看寫恨長。色借蘆花澄素練,影涵明月上波光。金河遙度千行雪,紫塞孤飛一片霜。為問上林傳札后,別來曾復見蘇郎。
江國三千土,才名四十年。君猶淹白首,吾欲問蒼天。鞮唱習池近,廛聲陶宅偏。功名獨遺恨,寂寞□□□。
鐵門限,乃在吳興永欣寺,智永禪師飛錫至。禪師逸少七世孫,家傳筆陣妙入神。佛閣學書三十載,書法入門力不怠。鐵硯一片磨欲穿,手提大筆揮如椽。禪師筆力堅如鐵,腕下煙云吐磅礴。禪師深閉不二門,戶外求書晨至昏。禪師丈室限為滅,裹以錚錚不屈之鐵葉。日書貝葉經,夜然長明鐙。佛法書法上上乘,嗚呼不數懷素僧。
怪尊前、食單寥落,蔬香誰侑秋箸。青籠緘恨槎風遠,愁說太官宣取。消息誤。怕江國、頭番春已無尋處。詩饞最苦。任凍圃泥香,煙林雨足,望得燕來否。鄉園夢,咀嚼冰霜幾度。櫻廚風味輸與。蟠胸千畝輪囷甚,根節歲寒休負。苕岸路。問那得、明朝便脫春衫去。天涯寄語。待冰蘚親鋤,玉纖細擘,還配鱭魚煮。
放馬在南澗,馬嘶時向北。龍出渥洼中,萬人皆辟易。
福撫開山罷戍兵,我朝仁澤始流行。嵐煙蒸濕同梅嶺,地脈逶迤接贛城。花木藏春先臘拆,兒童要壽半巖名。如今太守真黃霸,里巷歌謠善治聲。
有個愁人睡不牢。芭蕉風雨夜瀟瀟。新涼如水一燈搖。往事悲歡都過了,管他哀樂到明朝。只難消受是今宵。
凄風桔柏咽江流,月照牛頭萬古秋。杜宇亦知千載恨,聲聲泣血過危樓。
汎汎晴光杜若洲,美人能否共移舟。東皇已展中和節,我輩何妨汗漫游。造次鶯花須領略,清嘉風日足彝猶。主人四百三十二,一主期君一日留。
登高散涼目,隤然日云暮。逃暑良巳懨,戀景復延顧。廣野起暝色,層闉合昏霧。眷言樓中客,共此城上步。蚊蟲撲面游,蝙蝠時自度。二儀但莽莽,一氣黯回互。晝夜本定理,明晦非難悟。日入各言息,鐘鳴復馳騖。崷崒宋帝閣,突兀信陵墓。往似宿沙禽,來如綴花露。徙倚千仞梯,長謠發悲愫。盛陽麗樓臺,爛如錦繡錯。日入暝煙起,俯視但冥漠。即此悟人理,天道固可度。動靜啟晦明,代謝有今昨。涼飆逐夕興,回聲滿虛閣。四顧水明滅,宿鳥喧相索。啞啞啼城烏,噭噭上云鶴。忉怛感晨暮,徙倚罷觴酌。北斗忽復低,西月隱長薄。閃爍海光動,翕沓氛霧廓。無恃黑頭在,早定滄洲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