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
通籍金閨已四年,遺經僅得守師傳。
息心漸已焚殘草,學道何妨老一氈。
客醉每參禪講坐,僧貧猶乞筆耕錢。
思歸欲借緱山鶴,騎入羅浮七洞天。
通籍金閨已四年,遺經僅得守師傳。
息心漸已焚殘草,學道何妨老一氈。
客醉每參禪講坐,僧貧猶乞筆耕錢。
思歸欲借緱山鶴,騎入羅浮七洞天。
在朝廷為官已經四年,僅能堅守老師所傳的經典。我漸漸平息了世俗之心,焚燒了往日的文稿,即便年老,學道又有何妨。客人喝醉后常與我一起聽禪講經,貧窮的僧人還來向我求取筆墨潤筆錢。我想回去,希望能借得緱山的仙鶴,騎著它飛入羅浮山的七洞天。
通籍:指初作官,意為記名于門籍,可以進出宮門。金閨:指朝廷。
遺經:遺留下來的經典。
息心:平息世俗之心。殘草:往日的文稿。
老一氈:指年老仍安于清苦的學道生活。
參:參與。禪講:講說佛法。
筆耕錢:靠筆墨寫作所得的報酬。
緱山鶴:傳說王子喬在緱山乘鶴仙去,這里借指能載人飛行的仙鶴。
羅浮七洞天:羅浮山有七個洞天,是道家的仙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朝廷為官四年后,對官場生活感到倦怠,開始追求學道修行的生活,可能當時社會環境復雜,官場有諸多不如意,促使詩人產生歸隱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渴望歸隱學道的心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用典展現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官場與歸隱之間的思想掙扎。
衡門牢落雨苔斑,病起深秋氣象閑。
照水未能嗟白發,倚欄重得見青山。
風高砌木蟬猶噪,社近茆堂燕已還。
孤坐孤孤吟又終日,有誰來此問衰顏。
噫顏子兮居陋巷,身雖羸兮道彌壯。
商受兮有皇都,位雖尊兮名獨二八。
朝恣瑤臺之樂兮,暮遭黃鉞之誅。
是知不義之富貴如浮云兮,惟道德為性命之要樞。
海濱有士兮慕顏子,心重朝聞兮輕夕死。
紛紛糖粃兮視雄豪,凜凜冰霜兮潔行止。
蓽門寂寞何瑣瑣,執卷忍饑終日坐。
楊雄免遭甄豐戮,朱建終罹辟陽禍。
射群高墉會有時,于君無可無不可。
栽種空池歲已賒,暑天開處異群花。
澄波照影疑秋鷺,靜夜擎香混月華。
雪態自堪憐翡翠,玉苞終恥近蒹葭。
閑來倚檻看無厭,為似禪心本絕瑕。
蕭灑絕塵跡,虛廊畫列仙。
洞靈潛徹海,山峭欲奔天。
松古巢高鶴,庭閑涌異泉。
長生如有術,誰復嘆流年。
松下消搖自扣扉,相留終日話真機。
煙藏花島青牛臥,客散仙房獨鶴歸。
丹井泉澄天影小,玉壇風冷磬聲微。
乘閑擬學沖霄術,九土茫茫得者稀。
松韻蕭騷十里清,入門毛骨冷如冰。
題詩已有丹青筆,悟法應多黑白僧。
風雨祇疑雙澗瀑,星辰長認上方燈。
來游不是忘機客,誰到云峰第一層。
茲亭最高時,勢與群峰仵。
層軒一以臨,萬物皆下顧。
賡歌音久絕,締構意何古。
猿鳥豈有知,騰翔如率舞。
古樹垂清陰,維舟暫登陟。
閑吟塵想絕,久坐天籟息。
幡影飏晴空,溪光澄暮色。
掛帆尋去路,煙水查無極。
常憶在廬山,隨時寄瓶錫。
五百與一千,聚頭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鶴望情還失。
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
草舍閑宵坐,消搖事可評。
澄心防有著,深隱貴無名。
砌月移松影,風泉混磬聲。
共期吾道在,萬事任營營。
永夜潛思槁木身,蓬仙門館漸經旬。
雖干清政為高客,爭奈白云無主人。
巖瀉瀑泉機未息,雨零寒葉夢猶頻。
此時賢宰容歸去,古像焚檀祝有因。
雪霽蓮峰頂,孤禪起石床。
向時機自絕,異域路空長。
啼狖沖寒影,歸鴻見斷行。
后期無定跡,煙水共茫茫。
去秋曾訪我,一別又經年。
落日無來信,西風滿耳蟬。
頭應添素髪,詩合有新編。
未可輕丹桂,蹉跎老海邊。
澹然人外趣,萬事已無求。
花院春深講,云山夏滿游。
汲泉苔井曉,鳴磬竹窗秋。
別有幽期在,香燈老沃洲。
兒奴屢背約,辱我漢天子。
瞋目而語難,五陵年少子。
舉手提三尺,報國在一死。
匹馬立奇勛,壯哉傅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