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 其一
十日春晴未放梅,籃輿端為看山來。
路尋絕壑空流水,寺倚蒼巖只廢臺。
處士尚馀三畝宅,野僧合買萬松栽。
故知佳興難為敗,上盡西峰眼界開。
十日春晴未放梅,籃輿端為看山來。
路尋絕壑空流水,寺倚蒼巖只廢臺。
處士尚馀三畝宅,野僧合買萬松栽。
故知佳興難為敗,上盡西峰眼界開。
春日晴了十日,梅花還未綻放,我坐著竹轎專門為看山而來。沿著小路尋找深谷,只見空有流水,寺廟倚靠在蒼巖旁,只剩廢棄的高臺。處士還留下三畝宅院,野僧應該去買萬棵松樹栽種。我知道這美好的興致難以被破壞,登上西峰頂端,眼界頓時開闊。
籃輿:竹轎。
處士:古時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的人。
合:應該。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能看出是春日,詩人約友人游招隱寺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出游,在游覽中感受山林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游覽招隱寺的經歷與感受。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閑適生活與審美情趣。
淥水西頭泗洲寺,經過轉眼又三年。老僧熟認直呼姓,笑我清癯只似前。每有客來看宿處,詩留佛壁作燈傳。開軒掃榻還相慰,慚愧維摩世外緣。
未識沙場苦,空曾奉使來。詎知羝乳約,不抵雁書回。漢節風霜古,胡笳旦暮哀。誰憐太史令,心為故人摧。
生賢造物意何仁,一本從來只為民。擇取易中五陽卦,要令到處四時春。黃扉紫闥終行志,碧水丹山且愛人。滿縣栽花祇悅目,桑麻雨露是公真。
精廬聊十尺,坐嘯建溪湄。暫掛中丞笏,閒揮太傅棋。野花蒼鹿獻,林果白猿持。惆悵流風逝,徒瞻大樹遺。
放船偶入清溪來,千峰擁翠花亂開。春風吹散碧云影,洞門正對燒香臺。神仙之府此第一,何必采藥登天臺。虛靈外發草木秀,富貴內積金銀堆。郁然亦自有龍虎,欲入但恐生風雷。山頭無人賣松火,持燭下照何疑猜。步穿玲瓏驚幻化,錦屏丹灶封青苔。滴衣石髓寒透骨,使人不覺忘塵埃。張公萬古渺何許,隔凡流水空縈回。公能再騎黃鵠出,與吾同去游蓬萊。
下馬神霄第一回,晴空宮殿九秋開。月中桂子看時落,云外仙軿特地來。
蘇秦古辯士,特生戰國時。欲說萬乘君,豈肯甘賤卑。憶初志未遂,憔悴眾所欺。有妻不停織,有嫂不為炊。骨肉尚如此,他人更奚疑。
父兮兒寒,母兮兒饑。兒罪當笞,逐兒何為。兒在中野,以宿以處。四無人聲,誰與兒語。兒寒何衣,兒饑何食。兒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眾兒,有母憐之。獨無母憐,兒寧不悲。
題遍南墻玉,與春相伴歸。花明晴岸闊,帆轉暮江肥。鵑老催紅藥,云香近紫微。檣竿兩燕子,也帶笑聲飛。
冷淡根荄。小春時候,兩蕊三花。栽向西湖,移來東閣,一任安排。絕憐瘦影橫斜。但宜在、山巔水涯。花里平安,嶺頭孤秀,榮悴爭些。
讀書窗暗日西斜,鎖棘門深噪晚鴉。又是一番秋事了,粉黃如雪落槐花。
霧鬢風鬟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祇應閑過商顏老,獨自吹簫月下歸。
碧山道士曾相約,歸路還來宿武云。月滿仙臺依鶴侶,書留蒼壁看鵝群。春巖多雨林芳淡,暗水穿花石溜分。奔走連年家尚遠,空馀魂夢到柴門。
雨歇青林迥,虛齋生夕涼。簾帷方度月,枕簟已懷霜。地角家何在,云端路轉長。慈幃近安否,歸覲不能忘。
劬書析理義,讀史窺成敗。我生未成名,亹亹歲月邁。嗟我井底蛙,識見真狹隘。跳踉尺寸間,豈知天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