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師文憲副二首
激烈先朝疏,沉淪積歲年。初聞登憲府,倏爾掩黃泉。
伯道終無子,馮唐豈乏賢。彼蒼猶忌刻,那望世人憐。
誰奪千金璧,俄崩萬丈松。羈魂逢鵩鳥,直氣化蛟龍。
吏道循良傳,人倫孝友容。長號呼不起,淚滿若堂封。
激烈先朝疏,沉淪積歲年。初聞登憲府,倏爾掩黃泉。
伯道終無子,馮唐豈乏賢。彼蒼猶忌刻,那望世人憐。
誰奪千金璧,俄崩萬丈松。羈魂逢鵩鳥,直氣化蛟龍。
吏道循良傳,人倫孝友容。長號呼不起,淚滿若堂封。
你曾在先朝呈上激烈的奏疏,卻因此沉淪多年。剛聽說你登上憲府之位,轉眼間卻已命喪黃泉。你像伯道一樣最終沒有子嗣,又似馮唐一般并非缺乏賢才。上天如此忌刻,哪還能指望世人憐憫。是誰奪走了你這千金之璧,你像萬丈青松突然崩塌。羈旅之魂遭遇不祥之鳥,你的正氣化作了蛟龍。你為官有循良的美名載入史冊,為人具備孝友的品德。我長聲號哭也喚不醒你,淚水灑滿了你的墳墓。
激烈先朝疏:指在先朝呈上言辭激烈的奏疏。
沉淪:指仕途不得志。
憲府:指御史臺等監察機構。
倏爾:忽然。
伯道:晉代鄧攸,字伯道,戰亂中舍子保侄,后終無子。
馮唐:西漢人,有才能卻長期不被重用。
彼蒼:指上天。
忌刻:妒忌刻薄。
千金璧:比喻珍貴之人。
鵩鳥:古人認為是不祥之鳥。
循良傳:記載循良官吏的傳記。
孝友容:具備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品德。
若堂封:指墳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李師文曾在先朝因奏疏而仕途不順,多年沉淪,剛任憲府之職便離世。作者可能與李師文關系較好,在其去世后,為其命運的坎坷和早逝感到悲憤和惋惜,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李師文的離世。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表達深沉。展現了作者對友人命運的同情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在同類悼亡詩中,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內涵具有一定價值。
十里春籌雪化泥,不須分壟不須畦。珠璣信手紛紛落,一樣新秧出水齊。
代德多緣內大臣,黃農遺跡昧前塵。漫誇湯武輕曹魏,猶奉山陽舊主人。
人間無伯樂,誰識是龍媒。君意青云久,吾年白發催。大寒推守火,清夜只書灰。消渴雖長病,還思露一杯。
俗氛炎郁攸,世燄毒惡來。清當友孤竹,隱當友仙梅。
公子吾所思,薄游滯于越。秋風予不歸,巖桂花已發。贈爾浣花人,耶溪弄明月。
斜帆天際小。對蕭蕭荒陂,尚銜殘照。斷塔搖煙,戰半林黃葉,似愁難掃。幾點輕漚,應笑我、塵棲茸帽。故壘西邊,霜角吟秋,鬢絲催老。知否蘿陰孤嘯。怕閉了哀弦,更添凄悄。舊約匆匆,問片云涼嶼,甚時垂釣。莫上層樓,人漸遠、江南寒早。一寸相思難寄,征鴻又杳。
劍戟森森。李義深。
送君作宰雩都縣,尚憶當年此地游。公館壺觴凝遠翠,人家窗戶瞰清流。官閒休仗詩為課,鄉近毋勞信置郵。須念遠人凋敝久,勞心撫字緩徵收。
萬家煙火大江濆,遠望應知不是村。豐稔舟船多賣谷,升平閭巷少關門。排商神鼓中流發,販子吳歌月下聞。且喜夜來風浪靜,莫教羈思擾吟魂。
南山荗草朝生霧,棲鶻巢邊起新路。客子心懷履險憂,馬頭春色空遲暮。
劉毅一貧士,蒱摴擲百萬。我無負郭田,種蕙動盈畹。
東槐西楊烏亂鳴,初昏嘈雜到深更。羈懷自是愁無著,清夢何曾睡得成。戍壘月高千杵急,紙風定一燈明。卻思武姥峰前夜,臥聽蕭郎弄笛聲。
句里明宗則易,宗中辨的則難。也須是到個時節,始得色轉不見身。功亡不知位。絕憐大匠一斲泥,不犯祖師三尺鼻。兒孫去后阿誰共守清貧,臣庶退時獨自難稱尊貴。
山城是處有弦歌,錦帙牙簽市上多。為報當年鄭漁仲,儒書今過斡難河。
末朝宰相微時讖,高誼難為晚節差。不似烏衣雙燕子,忍拋殘壘入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