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郊望
西風吹雨過燕城,茂草芳叢踏已平。
介樹嚴霜看未落,穿云歸雁聽無聲。
碎琴久絕王門操,歸夢長牽故國情。
此日高堂聞畫角,遙知清淚為兒傾。
西風吹雨過燕城,茂草芳叢踏已平。
介樹嚴霜看未落,穿云歸雁聽無聲。
碎琴久絕王門操,歸夢長牽故國情。
此日高堂聞畫角,遙知清淚為兒傾。
西風吹著雨掠過燕城,茂盛的草叢已被踩踏得平整。樹木還未被嚴霜侵襲,看著歸雁穿云卻聽不到聲音。我早已不再彈奏像古時王門那樣的樂曲,思鄉的夢常常牽動著我的故國之情。如今高堂之上的親人聽到畫角聲,我遙想他們定會為我流下傷心的清淚。
燕城:地名,具體所指需結合詩人創作背景判斷。
介樹:樹木。
王門操:可能指與王門相關的琴曲,這里表示高雅或特定的樂曲。
畫角:古代樂器,發聲哀厲高亢,多用于軍中號令或報時。
由于缺少具體詩人信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初秋時節身處異地,看到郊野之景,引發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漂泊在外,內心孤寂。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將內心的情感融入初秋郊野的景色之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古代詩人常見的思鄉主題創作。
君住南山我北山,隔溪斜照見炊煙。相尋懶趁溪邊路,村酒時沽上釣船。
四回山一面,臺殿已嵯峨。中路見山遠,上方行石多。天晴花氣漫,地煖鳥音和。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茉莉香中小小軒,歷年三百尚依然。珠崖逐客才過海,南渡君臣已戴天。磊落封章轟宇宙,凄涼遺墨化云煙。我懷千古中原恨,幾度經行涕泗連。相逢莫說紹興年,每為先生一撫然。國是到頭成底事,奸非開路逐忠賢。忍同劉豫三分國,賣卻唐堯半壁天。杰閣格天今草莽,乾坤猶罩小茅軒。
宮閣春來樂事添,喜逢新燕入高檐。從今欲使營巢便,故遣終朝不下簾。
常產常心論,平生不謂然。晚知蘇季子,佩印為無田。
孤夢初回揭短篷,橋邊曉日已曈昽。太平氣象君知否,盡在豐年笑語中。
初胎花事趁春融,祝語丁寧休洗紅。一道裙腰頻結束,盡將桃杏嫁東風。
一簾冷月。照山照水光澄澈。對花對酒情親切。千里嬋娟,今古共圓缺。沈沈鐘鼓今何夕。長空過雁飛無跡。樓陰掩亂梧桐葉。樓上佳人,獨坐不吹笛。
真君昭密命,紀號表興隆。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帝名傳祖禰,歷數感王公。三五方興運,明符事亦同。
滿路秋花散晚香,一尊人醉萬松堂。呼云送客出山去,金簡峰頭初夕陽。
東瀛別島入雕題,豸史威棱使節持。荒服盡聯身臂指,重洋遙界國藩籬。六臺寵命云邊下,一范先聲海外知。浩淼洪濤看此去,扶桑晴旭麗旌麾。澎嶼煙排點點青,鯤身鹿耳舵樓停。俗仍漢語兼番語,官是文星又福星。地絡三山歸保障,風乘萬里駕滄溟。輶軒坐鎮安清宴,但載皇仁播遠聽。十一更長按海圖,三千路近接明湖。未論丹荔黃柑美,先愛青簾畫舫無。鳳闕銜恩心北向,蘭臺惜別客南趨。繡衣舊使聲華在,歸望仙槎試問涂。
玉樹雙瞻漢苑才,分曹清切侍蓬萊。何年海岳鐘元氣,幾夜星辰接上臺。草夢春生鴻雁渚,花香晴憶鳳凰臺。遙憐作賦登高處,萬里浮云大漠開。聯佩翩翩碣石宮,陸家兄弟總稱雄。云霄忽訝雙龍合,朔塞平看萬馬空。東觀圖書霞色里,西園車蓋月明中。塵蹤十載虛相憶,寂寞孤舟自轉蓬。
身起真寒士,名成老腐儒。暫時金馬署,終世石魚湖。舊種花猶有,新畬粟已無。傍人憂餓死,吾自典衣酤。
愁入肝腸賴酒除,何如遣悶有詩書。圣賢無限安心法,酌盡醇醪恐不如。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