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復登通州城樓
放眼城端萬里分,雨馀蒼翠滌塵氛。
霞飛峻嶺晴燒石,天入澄波凈浴云。
野樹遠連山色暝,清砧凄雜雁聲聞。
蹉跎歲月成何事,空使歸心望里殷。
放眼城端萬里分,雨馀蒼翠滌塵氛。
霞飛峻嶺晴燒石,天入澄波凈浴云。
野樹遠連山色暝,清砧凄雜雁聲聞。
蹉跎歲月成何事,空使歸心望里殷。
放眼城樓遠方,萬里景色分明,雨后的蒼翠洗凈了塵埃霧氣。晚霞映照峻嶺,像是晴天里石頭在燃燒,天空映入清澈水波,云朵仿佛在水中潔凈地沐浴。野外樹木與昏暗山色相連,凄清的搗衣聲夾雜著雁鳴聲傳來。歲月虛度一事無成,只讓歸鄉之心在眺望中愈發急切。
雨馀:雨后。
塵氛:塵埃霧氣。
峻嶺:高大的山嶺。
清砧:指搗衣聲。
蹉跎:虛度光陰。
殷:殷切,急切。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雨后登上通州城樓,看到眼前景色,聯想到自己的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詩人仕途不順,漂泊在外,故而有歲月蹉跎之感和歸鄉之思。
此詩主旨是感慨歲月虛度、抒發歸鄉之情。其特點是寫景優美生動,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創作才華。
堂后施柴堂上燒,柴門終日似無聊。
蓼蟲不解知辛苦,松鶴何能慰寂寥。
述作還驚心力盡,吟哦早覺鬢毛彫。
布衣蔬食隨天性,休訝巢由不見堯。
春入中原花滿枝,
邊庭春盡柳無絲。
交河三月方開凍,
流到家鄉恐亦遲。
樹枯自回春,
心空豈滯境。
靈溪雖湛然,
不拒花枝影。
金粟蟠心玉作團,
淵明千古寄高寒。
苦無嘉客同清賞,
終日憑欄盡自看。
霧鬢風鬟,憔悴洞庭秋葉。湘云淚滿,點點鮫人血。緘愁欲寄,去雁遠沖江雪。兒家何處,綃宮璇闕。
涇水歸來,依舊珠輝玉潔。此情難負,更把紅絲結。昔人已往,如聽當年嗚咽。素書一紙,銀針千疊。
大家共住吃莖齏,熟煮爛炊。
粗餐易飽,細嚼難饑。
泠淡沒滋味,從來少人知,此意明明說向誰。
蕭衍老公苦行,
舍身之舉壯哉。
祇怕侯丞相者,
不許梁朝贖回。
壺中老子興不淺,豐頰樽前勝玉梅。
肯為莼羹下犀箸,聊憑催促好詩來。
往時剩喜親標格,今日無因款話言。
兀坐書齋飽蔬食,想公飲客厭熊蹯。
紅含宿雨兩三枝,
凈插銅瓶浥注之。
不是靈蕓初一見,
也非迷路武陵時。
江山今年多雨風,三月將盡春始濃。
柔桑婉孌被原隰,溪水如油宜短篷。
車人怪我躡吳越,問訊梵會疑相從。
馀杭故是山水窟,沃土倍功繇力作。
鄭渠翟陂久不修,北國磽旱誰當尤。
會稽竹箭今尚遒,慎勿佞禱教民偷。
時序易摧謝,江山感物華。
百年幾令節,名士半離家。
地迥日沈樹,天寒雁落沙。
空憐一樽酒,寂寞伴黃花。
林鐘律應,又秋早、宵起試占云物。箕昴呈祥燦午夜,南極光聯奎壁。浩渺江流,崔巍廬阜,更皎潔瑤臺雪。乾坤靈氣,一時鐘此人杰。
此日壽域宏開,沉檀然獸鼎,瑞煙飄發。看雄據豪吟,染霜紈、龍蛇飛滅。宮酒淋漓,漸玉山微倚,酡顏烏發。祝公遐算,直同天上明月。
上天純佑,為社稷、生此中興人物。巨器宏才更風流,挺立千尋絕壁。冠世文章,包人度量,襟抱同冰雪。試論今日,何人堪比奇杰。
還羨秉筆黃扉,笑談機務了,英猷橫發。仰止皋夔,樹芳聲、千古誰能磨滅。退食逶迤,開懷延國士,吐餐握發。望公何似,碧天永夜孤月。
拂罷紅珠斗帳,兩葉宮眉相向。寶奩頻展不成妝,懶照秋來模樣。
更頭孤雁到,拖帶過、雨聲一晌。凄凄戚戚是儂心,怨煞敗荷殘響。
遠別倉皇歸路長,王孫芳草怨斜陽。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辭親亦有方。
針虎百身寧可贖,子胥一劍為誰亡。
悠悠思子宮前水,欲賦招魂恐斷腸。
步碧蘿灣,尋紫芝英,壽翠濤翁。忽逢赤松子,赴青女約,染千樹綠,作小春紅。
微啟朱唇笑余白,發黍米丹砂豈未逢。若會得,則翠濤偕爾,穩住絳云。
中蔚藍天色清,空但凈洗黃,塵即閬蓬。看漫天黑瘴,徒然黮?,當頭皂帽,自許從容。
素書宵授元文密,印彤云原自擭雛龍。憑寄語,展雙眉黛鎖,霜老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