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太守致仕
北風蕭蕭起平陸,遠客還思舊鄉曲。青袍白馬送君歸,楚水吳山為誰綠。
當年獻策來京華,飄飄意氣凌云霞。曉日長趨九華殿,春風爛醉五侯家。
雙旌照人日杲杲,承恩獨出長安道。西江稚子解弦歌,南國騷人怨芳草。
退身不待衰病年,懸珂結駟空留連。三山松柏宛然在,五陵桃花亦可憐。
山中寥寥何所有,莼菜羹兼菊花酒。相如膝上七弦琴,元亮宅邊五株柳。
清時令子居黃門,門前冠蓋如云屯。功名去住總適意,此樂悠悠安可論。
北風蕭蕭起平陸,遠客還思舊鄉曲。青袍白馬送君歸,楚水吳山為誰綠。
當年獻策來京華,飄飄意氣凌云霞。曉日長趨九華殿,春風爛醉五侯家。
雙旌照人日杲杲,承恩獨出長安道。西江稚子解弦歌,南國騷人怨芳草。
退身不待衰病年,懸珂結駟空留連。三山松柏宛然在,五陵桃花亦可憐。
山中寥寥何所有,莼菜羹兼菊花酒。相如膝上七弦琴,元亮宅邊五株柳。
清時令子居黃門,門前冠蓋如云屯。功名去住總適意,此樂悠悠安可論。
北風在平地上蕭蕭作響,遠方的客人思念起故鄉。我穿著青袍騎著白馬送您歸去,楚地的水和吳地的山又為誰而綠呢?當年您帶著建議來到京城,意氣風發直上云霞。清晨快步走向九華殿,春風中在權貴之家盡情暢飲。雙旌在陽光下閃耀,您承蒙皇恩獨自離開長安道。西江的孩童懂得弦歌,南國的詩人埋怨芳草。您不等衰老生病之年就退身,車馬裝飾華麗卻不再留戀官場。三山的松柏依舊還在,五陵的桃花也惹人憐愛。山中冷冷清清有什么呢?有莼菜羹和菊花酒。像司馬相如一樣有七弦琴,像陶淵明宅邊有五株柳樹。您賢明的兒子在黃門任職,門前的達官貴人多得像云聚集。無論功名去留都能隨心如意,這種快樂悠然難以言說。
致仕:官員退休。
平陸:平坦的陸地。
青袍白馬:指作者自己的穿著和坐騎。
九華殿:泛指宮殿。
五侯家:泛指權貴之家。
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
杲杲:明亮的樣子。
稚子解弦歌:指地方百姓懂得禮樂教化。
騷人怨芳草:化用楚辭意象,表達文人的感慨。
懸珂結駟:指車馬裝飾華麗。
三山:泛指仙山。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此處泛指繁華之地。
莼菜羹、菊花酒:都是隱居生活中的美食佳釀。
相如:指司馬相如。
元亮:指陶淵明。
黃門:官署名。
冠蓋:指達官貴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友人金太守在官場有所作為后選擇退休,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送別和對其生活選擇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金太守致仕歸隱。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官場與隱居生活,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仕途和歸隱的看法。
百萬王師下日邊,將軍雄略可圖全。
元勛未論封茅異,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
異鄉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夢遙。
漸喜一陽從地復,
多少故人承宴賞,五云堆里聽簫韶。
原中多陰雨,惟留一室明。
自宜居靜者,誰得問先生。
深井泉香出,危沙藥更榮。
全家笑無辱,曾不見戈兵。
煥然文采照青春,一策江湖自在身。
云鎖木龕聊息影,擬掃綠陰浮佛寺,桫欏高樹結為鄰。
衣冠零落久,今日事堪傷。
廚起青煙薄,門開白日長。
殘梅欹古道,名石臥頹墻。
山色依然好,興衰未可量。
行邁南康路,客心離怨多。
暮煙葵葉屋,秋月竹枝歌。
孤鶴唳殘夢,驚猿嘯薜蘿。
對江翹首望,愁淚疊如波。
雪浪排空接海門,
孤舟三日阻龍津。
曹瞞曾墮周郎計,
篙師整纜候明發,
仍謁荒祠問鬼神。
轆轤千轉勞筋力,待得甘泉渴殺人。
且共山麋同飲澗,玉沙鋪底淺磷磷。
新霽飏林初,蘋花貼岸舒。故鄉今夜月,猶得照孤廬。
樹擁溪邊閣,山浮雨后嵐。白頭歸未得,夢里望江南。
去歲干戈險,
今年蝗旱憂。
關西歸戰馬,
海內賣耕牛。
越女收龍眼,蠻兒拾象牙。
長安千萬里,走馬送誰家。
遐荒迢遞五羊城,
歸興濃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險,
此去定知償隱趣,
石田春雨讀書耕。
閑出城南禁火天,
路傍騎馬獨搖鞭。
青松古墓傷碑碣,
世間盡是悠悠事,
且飲韋家冷酒眠。
天地一身在,
頭顱五十過。
流年消壯志,
空使淚成河。
三月初三日,千家與萬家。蝶飛秦地草,鶯入漢宮花。鞍馬皆爭麗,笙歌盡斗奢。吾師無所愿,惟愿老煙霞。
曲水公卿宴,香塵盡滿街。無心修禊事,獨步到禪齋。細草縈愁目,繁花逆旅懷。綺羅人走馬,遺落鳳凰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