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
靈山過雨萬松青,
朵朵緗云摘翠屏。
玉笈重緘敕飛騎,
先調六膳進慈寧。
靈山過雨萬松青,
朵朵緗云摘翠屏。
玉笈重緘敕飛騎,
先調六膳進慈寧。
靈山上剛下過雨,萬棵松樹一片青蔥,從如翠屏般的山林間采得朵朵淺黃色的天花。用玉制書箱重重封好,命令快馬傳送,先調配好各種美食,將天花進獻給太后。
緗云:淺黃色的云,這里形容天花的顏色和形態。
翠屏:形容山林像翠綠的屏風。
玉笈:玉制的書箱,這里指用來裝天花的精美容器。
緘:封。
敕:帝王的命令。
六膳:古代天子的六種食物,泛指美食。
慈寧:慈寧宮,明清兩代太后居住的宮殿,這里代指太后。
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家宮廷環境中,當時的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皇家注重禮儀和對太后等長輩的尊崇。詩人可能是在跟隨皇室人員到山林游玩,看到采天花的場景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太后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寫采天花進獻太后之事,表達對太后的尊崇。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皇家禮儀相結合,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禮儀。
萬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身云同出沒,人海各波瀾。獨客乾坤老,千軍壁壘寒。巴山吟望處,北斗已闌干。
閩嶺冬候晚,歲窮殊未寒。誰為五里霧,皓皓懷群山。剝琢斧斤響,啁啾禽鳥閒。逖聽知何處,四顧但漫漫。恍如湖水秋,眇與天相連。喬林膏沐已,遠岫漸披顏。高閣延朝景,清輝泛林端。諒非侵晨興,詎識景物閒。忽思鄉社歲,日晏未開關。
行不得。東望海翻濤立。鰲戴三山飛退鹢。鱟帆無氣力。魂斷燕南云北。不忍尋君書尺。河大水深天路窄。雁遙關塞黑。
風波道路海天心,殘雪凝冰照北林。忘象新刪紅豆解,安詩都付白沙吟。鶉衣擁日聽黃鳥,藜杖穿云指碧潯。塵外唯馀桑下戀,千巖萬壑憶山陰。
留不得。殘照觚棱金碧。礎繡楹丹銜列璧。太平新藻飾。應勸長星浮白。不忍窺君眠食。瑤殿月波三海直。夜闌聞嘆息。
卓午鳥聲息,微風心地涼。竹深勻護綠,花遠澹聞香。林下晝方靜,門前江自長。齊州何擾擾,朱夏去堂堂。
歸不得。滿地冰澌流坼。天外鬼車生九翼。路難軍盡墨。昨夜城烏頭白。不忍思君顏色。春去春來非故國。送春何處篴。
江山天塹,提封天府,華陽黑水梁州。霞簇錦官,云橫玉壘,芙蓉城郭清秋。通道自金牛。問蠶叢杜宇,今古悠悠。邪界金堤,縈洄巴字,帶雙流。雄都勝跡經游。記仙人藥市,太守遨頭。詩說草堂,玄談卜肆,枇杷門巷尋幽。崇麗望江樓。借薛濤箋色,烘染芳洲。聽取賨歌渝舞,神筆定邊籌。
山無綠兮水無清,風既毒兮沙亦腥。胡兒走馬疾飛鳥,聯翩射落云中聲。
陣云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過遼水。堪嗟護塞征戍兒,未戰已疑身是鬼。
南浦西曛。映卸帆隔塢,去楫臨津。一剪春波,滿堤芳草,離觴未飲先醺。歧路執手,殷勤題襟雙淚痕。正裙腰綠罨,帶眼香移,羅薦輕分。同浣劫后京塵。記聽鸝三海,信馬千門。甲舞丁歌,白云黃竹,昆侖睡醒曾聞。今宵遠水荒村。追尋。勞夢魂。待隨君去也,畫里吳船,難溯江云。
見說青冢穴,中有白野狐。時時出沙磧,向東而號呼。號呼復號呼,畫師圖得無。
盲風吹雪度清明。思舊續前銘。西山不語含愁黛,送中原、底許關情。盼到風鈴試鴿,卻妨佞舌收鶯。年涯芳物老江亭。倚檻快初晴。蘆芽半努沙痕淺,認東華、舄履塵凝。怨碧緣菭墨暈,嬌黃稚柳稊生。
聞道祁陽已賜環,春來何事未言還。移書漢上二三友,寄夢湖南千萬山。顧我幸緣樗散老,知儂真坐虎文斑。歸來此度心應死,不待丸泥封漢關。
清明過了,甚剪花絮柳,尚殢輕寒。困舞瘦腰,銀箏慵理雁塵閒。衣篝欲試游情懶。袖華愁裛弓彎。怨春無語,弦凄素軫,淚濕紅蘭。苦說芳期太晚。認金釵后約,玉箸前痕。病酒未忺,銷愁無計又黃昏。春心不似歸心遠。斷魂應怯聞鵑。故山猿鳥,驚回畫燭夢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