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客愚兄
已駐湖干棹,知君未可留。
鄉心明月夜,歸夢白云秋。
挈缽投江郭,攜筇向石頭。
半生行腳慣,不解說離愁。
已駐湖干棹,知君未可留。
鄉心明月夜,歸夢白云秋。
挈缽投江郭,攜筇向石頭。
半生行腳慣,不解說離愁。
船已停在湖邊,我知道你不能留下。在明月夜你定滿是思鄉之情,在秋夜的白云下會有歸鄉之夢。你拿著缽盂前往江邊城郭,拄著竹杖奔向石頭城。你半生習慣了四處漂泊,別說什么離別的哀愁。
湖干:湖邊。
挈缽:拿著缽盂,僧人化緣用具。
江郭:江邊城郭。
攜筇:拄著竹杖。筇,竹杖。
石頭:石頭城,今江蘇南京。
行腳:僧人云游四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友人要離開,詩人在湖邊送別。友人可能是僧人,半生云游四方,此次又要前往石頭城。詩人或許是有感于友人的漂泊生涯和此次離別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之情。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不舍又有豁達。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主題與情感表達。
寒城十月交,萬葉風蕭槭。
林幄變浮紅,水鏡湛虛碧。
維時子吳子,驅車欲何適。
千里想莼羹,去作水鄉客。
我非莼羹客,海嶠有兄伯。
譬如鹍與鵬,形影困乖隔。
去鄉三十載,如浮家泛宅。
相思不即見,歲歲累行役。
感此歲寒情,高歌慰離析。
看君乘長風,健翮搏水擊。
自是雪香骨,風霜閱四時。
紙包防蠆尾,泉浸浴瓊肌。
不作離愁斧,能為潤肺醫。
看渠津潤處,詩就已涎垂。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參訪。
虛空開笑口,猿鶴增悲悵。
我昔乘天風,絕頂倚藤杖。
群山如子來,萬境供一望。
至今清夜夢,吟嘯煙云上。
道人膽氣粗,一葉吞湘浪。
欲識活祖師,告君語非妄。
綠苔裹斷磚,便是南岳讓。
送春過棠峰,假步自登眺。行田走詰屈,攀磴上?窱。
岡巒聳四圍,崖壁儼雙峭。野芳躑躅紅,林宿離黃叫。
感彼松下人,脆甚風中燎。精靈散埃氛,骨肉蔽窾竅。
晝眠嘷狐狌,夜照飛熠燿。朗悟豁余悲,清響發長嘯。
思君客沃洲,對面隔蓬嶠。扣門乏因緣,更仆煩請召。
流落俱異鄉,節奏本同調。風高鹢退飛,月落牛反噍。
夷猶憇仙宮,酬答領道要。幽尋屋種梅,雜坐逕披藋。
棋枰夜半局,丹灶晝殘燒。心期迥獨詣,世誘浩難掉。
詩興逼行云,樹色留晚照。拾翠記前游,舉白倒余釂。
桐尾隠寶匣,龍文掩魚鞘。何日聯華鑣,葭菼亂漁釣。
子房英特人,易老窮根柢。縱橫出妙用,萬變不離體。
當其報秦時,家難不顧弟。揮槌搗祖龍,結客自燕薊。
天地為震動,此身一稊米。秦亡志雖酬,韓破顏仍泚。
來謁龍準公,投機類天啟。中原紛戰爭,兩強力難觝。
雍容談笑間,國恥竟刷洗。舊君有反服,臣子獲盡禮。
雄心就斂退,勛業猶唾涕。仙人在何許,高步凌北濟。
壑松作糗糧,煮石當酒醴。千載邈高風,仰望首重稽。
遼海有黃鶴,翛然出塵姿。
結巢青松頂,百丈無柯枝。
磐石護其卵,清露哺其兒。
一朝羽翼成,丹霄恣遨嬉。
夕倦宿月窟,朝饑飲瑤池。
升高忽反顧,昔是今已非。
歸來三嘆息,塵俗無由知。
焉能與眾鳥,碎啄隨雄雌。
欲語不可了,復作摩天飛。
仰望邈不及,千載留余悲。
骎骎鏡里鬢霜侵,偶占溪東十畝陰。
風雨四時無盡藏,松篁終夜有余馨。
家藏為米難糊口,日課除詩罕用心。
誰說倉曹任窖谷,近來家富屢千金。
家住青溪東復東,林霏嵐影暗蔥蘢。
山排闥入蹲蒼虎,水抱村流臥玉龍。
田畫井疆前后隴,岡橫干艮兩三重。
客來若問誅茅地,落日云飛第一峰。
甘死蓬窗笑我癡,興來況值夜涼時。
閑中不覺年華促,歸去方知宦路危。
酒甕沉沉傾玉瀣,簟筠細細蹙風漪。
月殘夢醒詩初就,枯筆長拋網蟢絲。
漢世諸陵已古邱,悲風摵摵老梧楸。
金人往日淚曾墮,石馬何時汗忽流。
江北江南千里隔,身前身后百年愁。
九原定有英靈在,消得寒儒浪白頭。
我生古揚州,田下異梁雍。
山田種荒菜,水田種浮葑。
地力肥瘦兼,農器有無共。
及時撒新谷,摶黍遞幽哢。
生意日夜長,移秧趁芒種。
未嫌豚酒祝,自樂雞黍供。
落日竹枝歌,猶是豳原頌。
行年四十九,忽忽笑浮生。
客少真成懶,兒多半學耕。
閑身窮縛急,壯志老圖成。
自號知非子,悠然仕止情。
若論此道若須彌,根四部洲高無極。
日月循環無晝夜,毗嵐縱作無變易。
欲達此宗須造顛,徧參閩楚幾山碧。
一回見得親,萬疊巍峨只卷石。
懶向風軒掃落花,暮年情態惜韶華。
春盤脆響供雷筍,夜焙芳蘚摘露芽。
蠶老住眠催作繭,燕來新乳賀成家。
狂游無復少年夢,聊遣清吟送日斜。
千步平場筑杵齊,西風墟落轉凄迷。
要教歲計收霜稻,不分時長弄雨粞。
曩祝污邪酬愿望,近居畏壘費推擠。
先生莫戀無錢飯,定把長镵理舊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