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芳春景,曖晴煙,喬木見鶯遷。
傳枝偎葉語關關,錦翼鮮,金毳軟,百轉千嬌相喚。
碧紗窗曉怕聞聲,
芳春景,曖晴煙,喬木見鶯遷。
傳枝偎葉語關關,錦翼鮮,金毳軟,百轉千嬌相喚。
碧紗窗曉怕聞聲,
在這芬芳的春天景色里,天氣暖和,煙霧晴柔,高大的樹木上可見黃鶯在遷徙。它們在樹枝間穿梭,依偎著樹葉,啼鳴聲關關悅耳,彩色的翅膀鮮艷奪目,金色的羽毛柔軟蓬松,千嬌百媚地相互呼喚。綠色紗窗透進晨光,(主人公)卻害怕聽到這鳥鳴聲。
芳春:芬芳的春天。
曖晴煙:天氣暖和,煙霧晴柔。
鶯遷:黃鶯遷徙,常用來比喻地位的上升或遷居。
傳枝偎葉:在樹枝間穿梭,依偎著樹葉。
關關:鳥叫聲。
錦翼:彩色的翅膀。
金毳(cuì):金色的羽毛。
百轉千嬌:形容聲音千變萬化,十分嬌美。
由于信息有限,難以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時間和背景。推測可能是詞人在春日看到黃鶯歡鬧的場景,聯想到自身的孤獨寂寞而創作。
這首詞描繪了春日黃鶯的歡快景象,以樂景襯哀情,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語言優美,意境獨特,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澧浦月浮津,曾逢解佩人。至今香露夕,思殺楚鄉春。
雨滑溪山路,沖泥到墓林。姊歸吾與汝,哀怨一何深。地飲無窮恨,天銜罔極心。野棠春不發,應苦淚痕侵。
春色滿江皋,悠悠泛小舠。萬花迎日麗,孤樹出云高。盡日只欹枕,有時聊染毫。何如江畔女,猶有浣紗勞。
憶曾簪筆侍明光,細細熏香拱御床。正掌絲綸開畫省,忽嚴兵衛坐黃堂。一時童子能騎竹,三郡詞人總詠棠。漢世公卿盡良吏,趣歸須著紫荷囊。
維漢有宣哀,隆親僅王號。知者猶謂私,凜然太和詔。竊窺仁人志,既考而復廟。批鱗見臣節,因心亦子道。權佐修其郤,陳章托媚奧。自詫萬古綱,能無萬古笑。
有美人兮山之阿,佩陸離兮冠峨峨。氣凌兮衡岱,情馳兮湘波。結幽蘭兮延佇,拊長劍兮寤歌。蹊窈窕兮輪轍稀,木繁翳兮禽聲和。黃牛兮白馬,嵐光飛兮晴雨多。余何為兮茲獨往,茲獨往兮將柰何。
采秀深溪沚,高人思不窮。仙巖回合里,靈壑杳茫中。震澤余霞接,淞陵曲墅通。夕沙流素月,秋水逗賓鴻。花色彌霜鏡,漁歌遞遠空。一舟沿泛處,蕭灑更誰同。
凈心抱冰雪,暮齒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歲華皆采穫,冬晚共嚴枯。濯流濟八水,開襟入四衢。玆山靈妙合,當與天地俱。石瀨乍深淺,崖煙遞有無。缺碑橫古隧,盤木臥荒涂。行行備履歷,步步轔威紆。高僧跡共遠,勝地心相符。樵隱各有得,丹青獨不渝。遺風佇芳桂,比德喻生芻。寄言長往客,悽然傷鄙夫。
白露湛千秋,枝頭鳥聲響。陽烏海上來,亭榭生秋爽。
蘇門不可到,鸞嘯學孫登。急雨扶秋色,孤云伴定僧。竹房全鑿翠,茶鼎半燒藤。禮罷諸天黑,歸途影佛鐙。
鐵石肝腸死即休,竇家姊妹可為儔。知心惟有潭中水,萬古清清只自流。
憶爾離家日,蕭條雁鶩天。風塵閩海道,煙雨楚江船。別路馀千里,歸期尚隔年。巢云堂上月,春到為誰圓。
深如南海厚羅浮,此氣停儲幾百秋。不與乖崖爭華岳,懶尋關尹問青牛。薪鋪一路看燃火,律轉三陽驗發抽。底事精光常浸潤,不聞宣父降尼丘。
北來卅載還年少。此境誰能到。全憑筆墨養生功。畢竟古稀學畫勝兒童。樹平風緩山無刃。水似眼波潤。借他照片一臨之。博得大師微笑太愚癡。
眼看人換世,手種木成陰。藏拙無三窟,談禪劇七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