紇那曲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蹋曲興無窮,調同辭不同。愿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蹋曲興無窮,調同辭不同。愿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楊柳郁郁蔥蔥,竹枝飽含著無盡的深情。和情郎一同回首,聆聽著那紇那聲的歌唱。踏歌起舞興致無窮,曲調相同但歌詞各異。希望情郎能長命百歲,永遠做這生活的主人。
郁:茂盛的樣子。
竹枝:樂府曲名,這里象征著情感。
紇那聲:指《紇那曲》的曲調。
蹋曲:即踏歌,一種邊歌邊舞的形式。
《紇那曲》是唐代的一種民歌形式。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民間的聚會、節慶等場合,人們踏歌起舞,以歌傳情,表達對生活和愛情的美好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對情郎的愛意。其特點是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語言通俗,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唐代民間詩歌的風貌,展現了當時民眾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