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吳元鼎如村五首 其二
我住城南君在西,
柴門草長與人齊。
不妨共踏溪津路,
日日云山入杖藜。
我住城南君在西,
柴門草長與人齊。
不妨共踏溪津路,
日日云山入杖藜。
我住在城南,你住在城西,你家柴門前雜草長得和人一樣高。不妨一同踏上溪邊的小路,每天都能與云山相伴,漫步游玩。
柴門:用柴木做的門,言其簡陋。
溪津:溪邊渡口,這里泛指溪邊小路。
杖藜:藜杖,拐杖,這里借指拄著拐杖漫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詩人生活在鄉村,與友人吳元鼎居住距離不算遠。在寧靜的鄉村環境中,詩人渴望與友人一同漫步游玩,享受自然之美,于是創作此詩表達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鄉村生活的向往和與友人相伴的期待。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情的珍視。
博辯舊聞輕孟子,
談經早不愧楊雄。
惠能伎倆元無有,
還許從容廣座中。
碧空云斂,看團圓三五,古今同羨。
秋滿小筵花徑里,恰是良宵庭院。
桂魄浮光,蘭心度馥,拜罷纖腰倦。
倚闌遙望,星河天外微粲。
且把玉斝頻酬,繡簾全卷,舉燭開家宴。
只覺管弦聲入破,何處宮商細按。
愿祝椿堂,年年此夜,百歲長清健。
最佳風月,幾回洗盞重勸。
彈琴坐修篁,
長嘯懷往昔。
明月無古今,
還照幽人夕。
秋花新氣味,秋月舊襟期。
獨唱花前曲,閒傾月下卮。
行年三十許,已卜入山期。
處處開花徑,床床是酒卮。
飲酒何必多,醺酣以為期。
不辭亦不勸,三卮或五卮。
作詩尚平淡,當與風雅期。
如飲玄酒者,器用瓦為卮。
家聲燁燁自乾淳,王謝門中著此身。金碧池邊金碧使,玉山臺上玉山人。
都將奕葉芝蘭味,散作群州桃李春。應記西陵分首后,枯棋一局幾回新。
朔吹饕寒凝不禁,地雷應合戰群陰。悠悠未快功名手,渺渺誰覘造物心。
三壽作朋剛已復,二陽初動卦為臨。經綸及此身強健,插頷青絲雪未侵。
中元來太液,新爽下林端。
水檻臨流入,風窗捲幔看。
魚游迷藻荇,鷗戲悅沙灘。
宇宙無塵翳,涼生月一團。
棠蔭淇源故老知,
王公路柳系人思。
而今繡斧清霜肅,
正是繩徽式谷時。
逸氣軒眉宇。似王良、輕車熟路,驊騮欲舞。我覺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龍云雨。時與命、猶須天付。蘭佩芳菲無人問,嘆靈均、欲向重華訴。空壹郁,共誰語。
兒曹不料揚雄賦。怪當年、甘泉誤說,青蔥玉樹。風引船回滄溟闊,目斷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廬何許。門外蒼官千百輩,盡堂堂、八尺須髯古。誰載酒,帶湖去。
浮世興衰無問渠,
身閒贏得白云居。
山窗老眼還能誦,
更向人間覓異書。
西捻從西來,陜西及山西。
長驅不留行,躪我燕趙齊。
析津國南門,到此迥妖旗。
句河而股海,運河實弦之。
區中卅余邑,馬足縱橫馳。
千里斷郵報,擊柝聞王畿。
宮中三圣人,日旰憂烝黎。
禁旅屯近郊,火器升城陴。
五城興團防,列肆謹所譏。
三方既命將,十道猶徵師。
防剿各有職,廓清常指期。
廟謨豈操切,威克今所宜。
亟當洗赤縣,然后靖四陲。
虎仆毫尖,麋隃香冷。聚頭小扇親裝整。洛神細字寫官奴,斷腸詩是纏頭錦。
入握蔥柔,遮唇脂暈。新涼黯黯驚秋訊。殷勤懷袖已恩多,他時留取鴻泥認。
家書未到頻先盼,
乍接家書怯細看。
莫道紙長嫌話短,
客鄉幸喜報平安。
鹿鳴曾共宴華筵,屈指于今二十年。
伏擽總憐淹驥足,剸犀寧肯負龍泉。
九重拜命膺殊渥,千里分攜棹畫船。
懸想苕溪明到日,遺經有待伏生傳。
玉雪才華英妙年,春風得意訝登仙。
一官泮水初分教,萬里云程始著鞭。
山落晴陰凝絳帳,芹飄香雨濕青氈。
從來師道多珍重,好振文風繼鄭虔。
鳴珂何地憶相從,南北重陽不可逢。
河上霜應流九曲,閣前花自削三峰。
酒錢肯送陶元亮,官粟堪歸邴曼容。
留滯誰令頻極目,佩萸猶聽未央鐘。
苦嫌榮祿早收身,
歸與漁樵共隱淪。
白下門西山迤邐,
興來長是岸烏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