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香·縉云山下紅樹林立。詢之土人,是黃楝樹,繁艷不減于楓
霧妒山容,風欺木瘦,難覓驚人佳句。暗紫疏紅,飛灑夕陽多處。疑雪里、庾嶺梅開,似霜后、攝山楓舞。又那知、天半朱霞,一朝瀉染楝花樹。
春風花信過了,猶有酡顏醉態,疏狂如許。妙手丹青,點破美人遲暮。看斷續、千縷文霓,聽搖落、萬山紅雨。料如今、晚節寒芳,更誰知楝苦。
霧妒山容,風欺木瘦,難覓驚人佳句。暗紫疏紅,飛灑夕陽多處。疑雪里、庾嶺梅開,似霜后、攝山楓舞。又那知、天半朱霞,一朝瀉染楝花樹。
春風花信過了,猶有酡顏醉態,疏狂如許。妙手丹青,點破美人遲暮。看斷續、千縷文霓,聽搖落、萬山紅雨。料如今、晚節寒芳,更誰知楝苦。
霧氣仿佛在妒忌山巒的容貌,狂風好像在欺凌樹木的瘦弱,讓我難以尋覓出驚人的詩句。那或暗紫或稀疏的紅色,在多處夕陽映照下飛灑。我懷疑是雪天里庾嶺的梅花開放,又好似霜后攝山的楓葉飛舞。卻又怎知道,那是天邊的朱霞,一下子傾瀉染在了楝花樹上。春風帶來的花期已過,這楝樹卻還有著如醉酒般的紅潤姿態,如此疏狂不羈。就像妙手的畫師,點破了美人遲暮的感慨。看那斷斷續續的,如同千縷彩色的霓虹;聽那搖落的,好似萬山飄灑的紅雨。想來如今,它在晚節綻放著寒芳,又有誰知道楝樹的苦澀呢。
縉云山:在重慶北碚區。
黃楝樹:即黃連木,秋季葉色變紅。
風欺木瘦:狂風好像在欺凌樹木使其顯得瘦弱。
暗紫疏紅:指黃楝樹的顏色,有暗紫和稀疏的紅色。
庾嶺:即大庾嶺,在江西、廣東交界處,盛植梅花。
攝山:在江蘇南京,以楓葉聞名。
花信:花期。
酡顏:飲酒臉紅,這里形容楝樹的顏色如醉酒般紅潤。
文霓:彩色的霓虹。
紅雨:比喻飄落的花瓣。
晚節寒芳:指楝樹在秋季依然綻放的芬芳。
楝苦:楝樹的果實味苦。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縉云山下看到紅樹林(實際是黃楝樹),其繁艷之景觸發了創作靈感。當時可能處于秋季,詩人面對這獨特的景色,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寫下此詞。或許詩人在生活中也有著不被理解、懷才不遇的境遇,從而借景抒情。
這首詞主旨在于贊美黃楝樹的獨特之美,同時借物抒情,抒發自身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獨特、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創作技巧。
學書學劍兩茫然,空過浮生五十年。
擬向煙波深處住,王租已及釣魚船。
浮云蕩胸過,
遠照延矚明。
江山極千里,
信美登樓情。
挾風穿箔打窗紗,
窗里人看窗外花。
噴玉流珠君豈羨,
從來自是五侯家。
洛城車隆隆,
曉門爭道入。
連袂紛如帷,
文者豈無十。
壯矣張太素,
拂羽擇其集。
遠慕鄴才子,
一笑歡相挹。
雖有軒與冕,
攀翔莫能及。
人將孰君子,
盍視其游執。
欲折琪花代柳條,
春申江畔上元宵。
當筵吉語吾能憶,
聞道鴻溝有便橋。
玉水靈山地,燕寢亦書功。邦人耆老,誕彌佳節以詞通。爾豈知吾愷悌,我乃因君談笑,祝壽酒杯同。簫鼓少人會,歌舞為誰容。
觀坐客,驚野老,筆如風。個般酬唱,詔回應上玉華東。多少家傳經濟,留與孫謀持守,出處信何窮。喚起千年調,分付一車公。
別后車輪常轉。死后蠶絲難斷。千般懊惱萬般嬌,憐爾何曾慣。
愛極轉生憎。聚久何妨散。明知歸信尚難憑,先把歸程算。
相憶不相親,
天涯作比鄰。
關山縈旅夢,
風雨切懷人。
幸有囊中句,
羞無席上珍。
何堪知己贈,
恐我誤青巾。
夜涼如水掩秋屏。聽風也錚錚,雨也錚錚。攪亂愁心。那得夢兒成。更更。
低垂羅帳擁桃笙。見燈也冥冥,香也冥冥。斷續蛩音。不住耳中聽。聲聲。
家住東南最上游,一從束發侍宸旒。
文兼鐘阜古今秀,慶與秦淮日夜流。
盛業行刊千琬琰,馀威坐折萬貔貅。
佇看拜后恩榮異,槐鼎相聯魯與周。
漢水湘江盡月清,
玉痕簾外浴春星。
羽衣歸莫應縣圃,
萬里香塵憶洞庭。
諶母何年今鳳車,
紫云香霧到扶胥。
天關滕六知何地,
醒盡晶魂臘月初。
萬壑千巖自絕蹤。
在握已能霄漢上,
更須群玉占前峰。
水竹三分畫不如,
秋風新筑輞川廬。
靜觀世態涵琴德,
老剩詩心慰瑟居。
飲續醉鄉王績記,
每披相地景純書。
軒窗明凈宜幽隱,
坐對黃花樂有余。
江上鱸魚秋正肥
季鷹安得不思歸
自憐青鬢朝來改
多病還應早拂衣
坐久不聞人語喧,
風枝吹動宿禽翻。
幾家負卻三更月,
未到鐘聲已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