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趙文鼎同游鵝石五首 其一
繚繞云山溪水南,
溪光溶漾滴晴嵐。
不知日暖花爭艷,
但覺風和酒易酣。
繚繞云山溪水南,
溪光溶漾滴晴嵐。
不知日暖花爭艷,
但覺風和酒易酣。
在溪水南岸,云霧繚繞著山巒,溪水波光蕩漾,晴日里山間的霧氣仿佛都滴落在水面。沒注意到陽光溫暖讓花朵競相爭艷,只感覺和風拂面,美酒容易讓人沉醉。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繚繞:回環(huán)旋轉。
溶漾:水波蕩漾的樣子。
晴嵐:晴日山中的霧氣。
酣:飲酒盡興,這里指酒意上來。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詩人與趙文鼎春日同游鵝石時所作。當時社會環(huán)境或許相對和平,詩人在游玩中心情愉悅,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游賞鵝石的所見所感。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宋詩中描繪自然、表達閑適心境的常見風格。
曉霧溟濛未見天,山光水影白相連。馀杭不似西川路,六月中旬叫杜鵑。
性帶煙霞秀可餐,蕉窗煮夢靜無喧。只今韻魄翛然去,何必雙飛文采鴛。十詠探梅護徑苔,柔情端不為春來。琴亡誰譜江南弄,空使疏香度夜臺。名閨洵有女如云,君獨珠焚與玉沈。豈是忌才秋夢短,白頭應不怨文君。
祖硯差堪托,楹書幸未灰。瑞應符月桂,澤望振庭槐。同氣連鑣上,慈顏逐笑開。歲庚傳盛事,歌鹿重銜杯。
嘉節(jié)已吹帽,誰復見南山。南山佳處,臺上云繞一溪環(huán)。猶記使君同醉,化鶴千年何在,今古自應慳。勝事漫陳跡,風物只高寒。都莫問,歸酒畔,集毫端。等閑吟笑而已,賴有孔融尊。偉矣廣平心致,贏得相遭淡泊,感舊唱酬閑。且看小齋菊,抵掌共憑闌。
白發(fā)詳詞切,勞心至語煩。蟬鳴催木葉,月映冷泉源。云去天疑近,露凝草益繁。山村題舊事,唯德遍黎元。
芳草垂楊引旆新,一官回首七經春。祖筵戀別停韋曲,去騎驕嘶過洛濱。小陸不堪羈宦日,大梁曾是倦游人。他時若問尊前客,老向江東憶紫宸。
獨立蒼茫閱古今,興衰容易是園林。河陽春盡浮云散,金谷秋荒夕照沈。一局殘棋悲世事,百年浩劫悟禪心。窗前讀罷蘭成賦,落葉西風感不禁。
藜床坐來久,前年曾到門。聞道蓬蒿滿,秋風著舊根。
楊柳牽愁情萬縷。云外征鴻遠度。別夢隨風去。煙波一棹江南路。蘆荻蕭蕭明月浦。做住秋聲幾許。不管離人苦。此時欲語偏無語。
忽欲與子言,春風適多暇。方晴偶未行,既雨亦難罷。散帙就新陰,開尊緩良夜。晨興踏西村,小隱將學稼。
紅泉出竹間,蒼崖縣古樹。中有郁金仙,一室萬法聚。臨濟有三玄,仰山無四句。昔世修何因,今朝剛得遇。匡廬萬仞高,松聲千里濤。竹影空中嘯,危樓云半幬。消沮終入室,契闊莫相遭。明明知是湩,絕哺又長號。誰非切生死,成虧系修福。昔與佛齊肩,今甘佛奴仆。何為戀妻孥,棄師在深谷。深譚不能久,傷心欲痛哭。
寒山寺外月黃昏,幾杵疏鐘天下聞。劫后僧歸殊了了,橋頭楓落自紛紛。盡多詩句懷前跡,別有心香結古云。一帶吳江江水冷,漁村不見日將曛。
黃葉西風舊旅情,好將詩語踐前盟。三條燭焰低檐曉,瀉作秋嵐一色清。
君家在四明,崇道復遺榮。霓服辭丹禁,天文詔玉京。義方延永錫,真箓受長生。舉手都門外,白云江上行。
身世相忘象外天,清風一枕幾千年。有時默默焚香坐,閒看白云心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