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歲暮雜詩二十首 其十三
冒絮支床嘆索居,驚人幾卷谷皮書。
席門間納先生履,蓬戶聊停長者車。
草草淹留成小坐,匆匆惜別愧相于。
空留丁卯橋邊話,夜雨西窗冷蠹魚。
冒絮支床嘆索居,驚人幾卷谷皮書。
席門間納先生履,蓬戶聊停長者車。
草草淹留成小坐,匆匆惜別愧相于。
空留丁卯橋邊話,夜雨西窗冷蠹魚。
頭戴頭巾臥病在床感嘆獨居寂寞,有幾卷驚人的谷皮紙書。簡陋的家門偶爾迎來先生的腳步,蓬草編的門戶暫且停下長者的車。倉促停留小坐片刻,匆忙惜別心中愧疚。只留下丁卯橋邊的話語,夜雨敲打西窗,蠹魚在冷清中生存。
冒絮:頭巾。支床:指臥病在床。索居:獨居。
谷皮書:用谷皮紙寫的書。
席門:以席為門,指簡陋的家門。間納:偶爾接納。
蓬戶:用蓬草編成的門戶,指貧窮人家。聊停:暫且停下。
相于:相厚、相親近。
丁卯橋:可能是詩人與友人交談之地。蠹魚:蛀蝕書籍的蟲子。
‘辛亥’為1911年,當時社會處于變革動蕩時期。詩人可能生活清苦,在歲暮之時,回憶與友人的相聚分別,感慨生活的孤寂和友情的珍貴,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生活的清苦、內心的孤寂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活場景和意象來傳達情感,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生活和心境。
朝霞散綺仗天容,無際山嵐分外濃。風土蕭條人跡靜,林蹊花木自鮮秾。秋霽湖平徹底清,滄浪隱映曜光輪。寒光炯炯為誰好,倚岸憑欄興最清。長空暝色黯陰云,六出飄花墮水濱。萬境沈沈天籟息,溪翁忍凍獨垂綸。岳麓甍檐蒼莽中,蕭蕭江雨打船篷。一聲長笛人何去,箬笠蓑衣宿葦叢。目斷青簾在水湄,臨風漠漠映斜暉。漁郎笑傲蘆花里,乘興回家何處歸。水國煙光映夕暉,誰家髣髴片帆歸。翩翩鷗鷺西風急,凝盻滄洲眼力微。輕煙罩暮上黃昏,殷殷疏鐘度遠村。略彴橫溪人跡靜,幡竿縹緲插山根。寂寞蒹葭亂晚風,江波瀲滟浸秋空。橫斜倦翼歸何處,一點漁燈杳靄中。
往事真如昨,登高復此間。歲時人半老,江海客初還。暮雁聲偏疾,寒花色自斑。不須多感慨,東望有牛山。
鯤身漁火隔江明,鹿耳新濤拍岸鳴。歸際酒酣天欲曉,一燈微見赤嵌城。
五彩春霞繡綺袍,文章無復看揮毫。相思惟有南山色,彷佛當年意氣高。貴里侯家甲第開,經過長是勒車回。守玄宅里尋常到,此去何因更一來。南浦江山一旦空,行吟誰復繼高蹤。薇垣柏府多知己,猶為傳經惜馬融。
涼雨晴偏好,邊秋氣轉清。虹從林杪斷,月傍隴頭生。落葉飄含潤,回沙溜有聲。仰看群雁度,寒影貼云明。
山深物候早,一路莽春聲。谷鳥迎人立,巖花問客名。驛疲軍使緩,縣遠戍燈明。廟議憂江、楚,慇勤此路行。
百丈野狐,塞雁銜蘆。李廣神箭,張顛草書。
天涯把袂問何之,海內才名識汝遲。此地更留蘇氏賦,何人不誦謝公詩。豫章一榻將懸日,洛下扁舟欲去時。圣主似聞前席待,薊門煙柳憶歸期。
山店燈前客,酬身未有媒。鄉關貧后別,風雨夜深來。上國求丹桂,衡門長綠苔??绑@雙鬢雪,不待歲寒催。
倦馬方辭櫪,鳴雞已在田。松風藏五寢,云日露全燕。赤羽猶乘嶂,黃茅未款邊。瑤壇將事日,玄朔亦祥煙。蟠龍流水地,臣仆喜追奔。神嶺森如畫,齋廬遠似村。輿圖撫幽朔,弓劍憶軒轅。誰識茂陵樹,猶存未報恩。
謝君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我欲將詩道其事,卻防流詠入京華。
空舲高出云,其中劇深黝。茲崖稍低狹,劃若神工剖。虬松蟠巖側,真見支離叟。云是念庵植,綿歷歲月久。如何風雨宵,不化蛟龍走。
開函測深淺,啟閉以時均。欲識白公惠,堂堂勒翠珉。
嬌女初離膝,邗江白下分。溫涼調乳褓,鐙火伴辛勤。婦德宜相勖,夫憐想更殷。他時《遂初賦》,馌餉助耕耘。
煙捲西風雁落沙。水滿蒹葭。燭影窗紗。莼羹鱸膾思無涯。泛即輕槎。坐即輕車。銀漢星疏月正斜。笛韻誰家。砧韻鄰家。曉臨妝鏡惜年華。筆未生花。鬢已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