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雜詠七首 其七
楊徐僭盜雄圖熾,
高呂陵夷霸氣闌。
猶有昆岡作龍虎,
千秋原廟奉衣冠。
楊徐僭盜雄圖熾,
高呂陵夷霸氣闌。
猶有昆岡作龍虎,
千秋原廟奉衣冠。
楊行密、徐知誥僭越稱帝,妄圖稱霸的野心極度膨脹,而高駢、呂用之卻逐漸衰敗,往昔的霸氣已然消散。但仍有像昆岡這樣如龍似虎般的地方,千秋萬代都供奉著帝王的衣冠在原廟之中。
楊徐:指楊行密和徐知誥。楊行密是五代十國時期吳國政權奠基者;徐知誥即南唐開國皇帝李昪。僭盜:指非法竊取皇位。
高呂:高駢為晚唐名將,呂用之是高駢的幕僚。陵夷:由盛到衰。
昆岡:具體所指需結合當地地理人文,可能是揚州附近有象征意義的山岡。
原廟:指在正廟以外另立的宗廟。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游歷揚州,看到當地留存的歷史遺跡,聯想到揚州在五代十國時期復雜的政治局勢和政權更迭,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歷史事件,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官俸胥方給,山殽市可需。
雨多沙磧失,橋斷路程迂。
古樹聲何壯,秋萍跡已枯。
病身慙到此,有愧竹笻扶。
抗意欲窺奇,棲潛在郡帙。
猶疑甕為天,豈信盲問日。
清晨非夢寐,見此五色筆。
寒光動斗牛,余照墮圭蓽。
目前千古在,吾故一日失。
至道涵深純,大雅藏僴瑟。
懐茲泉石心,賁之林野質。
百年豈不短,萬羨從此畢。
倘云可與語,敢憚行以膝。
塵雜莫湔游宦非,端憂何暇寓琴徽。
孝先便腹尚嘲懶,元亮折腰須問歸。
所懼棄官鄉曲笑,不思獻策廟堂稀。
義和市尾漁舟聚,獨樂披裘坐釣磯。
南有屏山掩翠霏,齊云亭子漫尋基。
雨淋米老琴臺字,火烈溫公易卦碑。
回首金魚誰撫檻,銷魂白骨自汚池。
春風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法鼓悲。
月地云叢花意妍,清芬曾向竇家傳。
登山不愧自招隱,斫樹莫名誰學仙。
香換西風埋麝腹,種分南海蘊龍涎。
玉杯甘露何從得,欲折蟾枝是幾年。
粉紅朵子不勝簪,何日移根鷲嶺深。
碎顆綠攢知暑過,欒枝紅透得霜侵。
涼分細葉猶張蓋,秀結枯條可架禽。
憶著花開花謝處,假山亭畔石池陰。
萬里東風起楚皋,流年祗染鬢蕭騷。
富池江口聽春雨,昭勇樓心看雪濤。
薄俗苦無公可論,全身惟有隠方髙。
故山猿鶴應相笑,抗走殊鄉實自勞。
大江沙岸虛,幾寸水痕落。
蕭蕭雙泉寺,佛像剝丹雘。
紙輪轉晴鼓,灰塔斷風鐸。
殘僧極荒怠,深得酒中樂。
西風客子來,棲暫得矮閣。
開窗望村疃,四下塵漠漠。
人煙極零星,雞犬更蕭索。
自罹開慶擾,景況恍如昨。
周章見世態,雕瘵嘆民瘼。
梵唄忽傳聲,飽飯且藜藿。
誰云孟氏死,吾道久無傳。我讀子陵書,仁義獨兩言。
仁為本心德,義乃制事權。懐輔存體用,治亂生死闗。
迺知嚴先生,優到圣賢邊。歸來釣清江,夫豈長往人。
漢道終雜霸,文叔徒幾沈。何如對青山,俯仰日油然。
我來一瓣香,敬為先生拈。陟彼崔嵬岡,想此仁義心。
儼若羊裘翁,縹緲暮云深。
一雨收殘暑,新涼夜頓添。
秋聲滿落葉,蟲語傍虛簷。
衰疾便髙臥,游程嘆久淹。
山林雖寂寞,亦足養吾恬。
法水堪湔垢,僧廬自辟塵。
飯炊云子熟,茶泛乳花勻。
草草情何厚,怱怱跡易陳。
他年輞川上,為畫兩綸巾。
甲戌纒國哀,時屬秋八月。近輔余英山,洪水中夜發。
狼藉徹句雨,拔地殊飄忽。滔天肆奔迸,變幻起??崒。
徒步登縣樓,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澤氣,勢極火燄突。
綿亙山下鄉,逃難想顛蹶。晨興雨更澍,邑屋已隉杌。
髙跳空刺腸,何異覩溟渤。飄尸不可計,強者布竹筏。
棲危或得命,其奈服食闕。號天天不聞,不若就滅沒。
瀑派裂青山,溪岸奔尸骨。杵臼埋虛沙,蛇虺出深窟。
邊方乘孔殷,糜爛事征伐。民生不奠枕,復罹此酷罰。
隠憂非一端,國脈存如發。檢澇亦具文,民力各已竭。
豈知坐困窮,終歲常矻矻。奉行亦漫爾,持論敢躐越。
步步涉坑塹,路梗勞輿卒。歸愁強就床,魂夢隨恍惚。
養生肯羨葛洪砂,醒困還評陸羽茶。
溪上攬云歸酒屋,雨中看瀑憶樵家。
時時禽鳥嗚心曲,歲歲風霜趲鬢華。
窗戶生香還有意,夕陽紅皺石榴花。
歌傳制錦久,樂得袖琴過。
浙客量鹽少,淮商販藥多。
隨燈游晚市,沽酒隔昏河。
才見江豚起,東風又碧波。
我游三茅山,月下丹光麗。夢駕翠蜺車,涼云擁金袂。
兩耳波浪透,廣漠不可際。猶記摶扶揺,乘風曾問帝。
今秋游匡廬,身有飛舉勢。凌虛裹白云,白云鎮相衛。
毛髪極森竦,草木露華綴。飛泉涌潮響,真可滌昏滯。
向來句曲行,有遇抑何銳。豈知凡骨癯,不能于彼蛻。
西風催此游,破我夢浮世。衣襟被月香,蒼巖折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