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
縹緲云間質,盈盈波上身。袖羅斜舉動埃塵,明艷不勝春。
翠鬢晚妝煙重,寂寂陽臺一夢。冰眸蓮臉見長新,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
小池殘日艷陽天,苧蘿山又山。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
春風一等少年心
縹緲云間質,盈盈波上身。袖羅斜舉動埃塵,明艷不勝春。
翠鬢晚妝煙重,寂寂陽臺一夢。冰眸蓮臉見長新,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
小池殘日艷陽天,苧蘿山又山。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
春風一等少年心
身姿如云中仙子般縹緲,又如盈盈水波上的佳人。衣袖輕擺似揚起塵埃,明艷動人勝過春光。烏黑發髻晚妝如煙霧濃重,寂寞如陽臺神女的夢境。清澈眼眸、蓮花般的面容常看常新,蝴蝶在梨園如雪的花叢中飛舞,黃鶯在如煙柳絲間啼鳴。小池邊夕陽映照,仍是艷陽天,眼前山巒連綿如苧蘿山。青鳥不見蹤影讓人愁到極點,怎忍心看鴛鴦成雙成對。春風同樣撩撥著少年的心。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盈盈:形容姿態美好。
袖羅:絲綢衣袖。
翠鬢:烏黑的發髻。
陽臺一夢:出自宋玉《高唐賦》,指男女歡會。
冰眸:清澈的眼眸。
梨園:原指唐玄宗時教練宮廷歌舞藝人的地方,這里泛指園林。
苧蘿山:傳說為西施出生地,代指美人所居之地。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的神鳥,后指代信使。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春日看到美好景致,聯想到愛情,結合自身情感經歷創作。春日美景易引發人們對美好情感的向往,而現實中的不如意則帶來愁緒。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少年的愛情憧憬與愁緒。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體現了當時描寫愛情與春景的創作風格。
曲徑花光裛露漙,擁衾爭愛夜珠寒。經歸法藏禪歸海,物外何人不受瞞。
郡侯不識國元勛,釋子那知姜與秦。隱士有靈應撫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鴛鴦雙照水,自矜毛羽齊。欲寄萬里思,徘徊不成飛。
瓊林玄圃葉,桂樹日南華。豈若天庭瑞,輕雪帶風斜。三晨喜盈尺,六出舞崇花。明朝闕門外,應見海神車。
才宣索句便相催,頃刻吟成燭未灰。寫進御前蒙鑒賞,親聞天語嘆奇才。
曾共看花發,無端又落花。春歸君亦去,誰與惜年華。
六年一見韓山外,一別韓山又六年。浮世即教如好夢,故人能有幾離筵。我曾苦句投羅水,君返枯藤破岳煙。莫漫端州仍滯跡,珠江吟泛木蘭船。
璧水談經道已尊,霜臺飛檄譽兼存。蘇湖教化新移俗,鄒魯諸生并在門。桃李風前爭自媚,鹍鵬霄際待齊騫。講堂喜報三鳣兆,何厭闌千苜蓿盤。
兩眸頻顧盼回春,疊剪窗花飾牖新。又恐衡茅春不駐,庭除遍掃去年塵。
長風忽落青林端,風聲洶若江聲寒。太陰盤礴亂天序,推書撲筆成長嘆。美人何許媚幽獨,使我不見心無歡。頗聞隱居誦莊屈,篷窗坐擁塵編殘。琴歌酒賦兩寂莫,懸知此興殊未闌。遲君一來吐款要,舉杯放目云天寬。
臺高日欲暝,晚眺眼增明。疊嶂羅云樹,雙流抱粉城。低浮煙萬棟,清送月三更。尚約秋吟夜,江聲帶雨聽。
寂寞過青歲,悲涼為暴秦。筑中新有物,鏡里久無人。日出猶長夜,花開已暮春。皇天方降亂,一劍且逡巡。
秋宴群芳歇,東籬獨有花。敢云持晚節,不解斗繁華。
道傍誰氏館,□我坐開樽。翁嫗出迎客,兒童為掃門。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儻遂卜鄰約,為農老此村。
孝子行游江水潯,千年陟圯與同情。一航正泛輸公棹,百里難酬負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