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皋十首 其一
屋名盡掛陶家榜,
人物應慚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歸去,
不應陶后說無人。
屋名盡掛陶家榜,
人物應慚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歸去,
不應陶后說無人。
屋子上都掛著陶淵明那樣的名號,可如今的人應該會對自己不能像陶淵明在菊畔那樣的高潔品行感到慚愧。若能寫出好文章又愿意歸隱田園,就不該說陶淵明之后再無這樣的人了。
陶家榜:指像陶淵明那樣的名號、風格。陶淵明是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以高潔隱逸著稱。
菊畔身:陶淵明愛菊,常以菊自比,象征高潔的品格。菊畔身指具有像陶淵明在菊畔那樣高潔品行的人。
解作文章:會寫文章。
肯歸去:愿意歸隱田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雖打著像陶淵明那樣高潔隱逸的旗號,但實際并非如此。詩人可能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真正高潔隱逸精神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像陶淵明那樣高潔隱逸的精神,突出特點是借陶淵明的形象來批判現實。在文學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傳統隱逸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梅曾無一語,人□不能休。覺得逋仙句,梅猶未點頭。
通都大邑人爭馳,一泉一石小亦奇。云深路絕無人處,縱有佳山誰得知?
耒耜之教,帝實開先。致養垂利,古今民天。嘉薦報本,于以祈年。誠格和應,神娭福延。
散發逢君易水頭,紅塵紫陌并追游。狂呼楚客青絲騎,醉擁吳姬白玉樓。三館地堪容執戟,五湖天欲問歸舟。江聲月色能相望,九月鴻書到敝裘。
行人夜上西城宿,聽唱梁州雙筦逐。此時秋月滿關山,何處關山無此曲。
百戰關河血未乾,漢家宗社要重安。當時盡著羊裘去,誰向云臺畫里看。
玉宇涼生清禁曉,丹葩色照晴空。珊瑚敲碎小玲瓏。人間無此種,來自廣寒宮。雕玉闌干深院靜,嫣然凝笑西風。曲屏須占一枝紅。且圖敧醉枕,香到夢魂中。
落日泉聲咽梵宮,依檐山色翠摩空。劉晨去后門長啟,時見桃花滿地紅。
司膳廚中也禁煙,春宮相對畫秋千。清明節日頒新火,蠟炬星飛下九天。
雨過荷花赴上京,貧遭白眼亦人情。尚留臥榻容酣睡,飽聽黃河萬古聲。
炮火連天舉世然,衷懷感慨涌毫端。翻云覆雨幾千里,寒膽驚心已半年。各處被災遭殺戮,問誰何地有團圓?鄉間遇險尤多懼,時刻憂愁夜失眠。
逝者日云遠,人情尤感傷。素車來隧路,奠哭起高堂。集紀論才備,阡銘敘事長。友兄成雅志,不朽是文章。
雅志樊生圃,遙慚裴相莊。青云謝冠紱,白首映輝光。尊酒深浮碧,爐薰細裊香。連陰劇愁思,今日快晴陽。
天香無盡藏,參透古來希。便使露些子,猶為杜德機。
龍樓春色暫徜徉,滿袖桃花越客裝。望里黃金高碣石,行邊白璧照咸陽。云沙西北雙芒屩,象緯東南一草堂。君自乘車吾戴笠,暮天長揖下河梁。